新解《莊子》五德充符5符稱說【二】2020-01-22-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ttcWOIxsMQ&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92&t=1528s
相關文案:
主話題:符稱說【二】
解析:《莊子》五、德充符之——
(五)、符稱說——(續)
游於羿(上古人名,傳說是夏代有窮國之君主,善於射箭;姓)之彀(張滿弓弩;同「夠」;彀中——箭能射及之範圍,比喻牢籠,圈套)中。中央(懇求;中心;終止,完結)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人以其全足笑吾不全足者多矣,我怫(形容憂愁或憤怒;怫然——生氣之樣子)然而怒;而適先生之所,則廢然而反。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吾與夫子游十九年矣,而未嘗知吾兀者也。今子與我游於形骸之內,而子索我於形骸之外,不亦過乎!」
子產蹴(踢;踏;蹲)然改容更貌曰:「子無乃稱(叫,叫作;名稱;說;讚揚;測定重量;舉;適合,相當;測定物體重量之器具)!」魯有兀者叔山無趾(腳趾頭;腳),踵(腳後跟;親自到;跟隨)見仲尼,仲尼曰:「子不謹(謹慎,小心;鄭重地),前既犯患若是矣。雖今來,何及矣!」無趾曰:「吾唯不知務而輕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來也,猶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務全之也。夫天無不覆,地無不載,吾以夫子為天地,安知夫子之猶若是也!」
即傳播迷信者說:「自己陳述其過失,狡辯抵賴而不承當責任於推脫逃避者很多,不為自己之過失申辯,雖承擔不起罪責卻心懷愧疚和慚愧者較少,想管自己卻不可能做到改毛病和祛疾病而無奈於其背負和承當,於是安於宿命,只有這種在思想上有感恩戴德之心者才能耐受得住被管理被改毛病被治疾病於被征服。人要想活得自在便需要祈禱神靈於被其當作箭靶子射即被修理被規制及被懲戒。因遭罪而懇求強者恩賜者,乃因其自身軟弱無能而處於遭罪之地位;理所當然於王者不遭罪,乃因其命里有神靈保佑。主人依照其完備之品德和充足之能力而譏笑我們缺德無能之情況很多,主人因當時管教我們而他自己也很憂愁、憤怒而操心費力;被管教者原本適合去效法祖上先賢達人之優良品質,然而其忠孝悌貞節烈之原則規則與規範卻不被廢才們所理解而遭到反對。無德無能之輩本身把握不了向先人學習其優良品質卻還要清除和擺脫主人之管教而那麼就能把自己弄好嗎?我們追隨聖賢卻遊戲人生而十有八九都是在蹉跎歲月即白活了,我們不曾管得了自身之野蠻和愚昧。而今賢品們給自己自由於對照自身與現實等級定位乃屬於被管理者範疇之內,但是某些讀書人卻偏要在被統轄管制以外去尋找自我定位即不服從管教,不也是很過分嗎?」
推行公德者把傳播迷信者踢倒並踩踏,改變態度更換面孔說:「狗奴才不是人不配與我對話!」
有一個野蠻愚昧者砍掉自己雙腳之第三個腳趾,帶傷用腳後跟走道去拜見體面修身者,體面修身者說:「維護自尊卻又不能謹慎對待自己身體,先前已經發生之禍患也是如這般出自主觀意志而意氣用事去通過錯誤途徑解決問題,即使現在想要改錯悔過,又怎能達到目的於改變因果報應呢?!」自虐者說:「我之思想不管事兒於是輕賤使用我之身體,自我感覺腿腳都不是長在自己身上而早就迷失於行事道路之被選擇即自己管不了自己。如今我改錯悔過,還是心存尊崇道路選擇於自作主原則,我全心全意乃致力於保全人格臉面之完整。私禮以忠孝悌貞節烈推行馴化和調教於臣子之道、小人之道、奴才之道而其中卻沒有一樣不是在遮蓋主子神品其管不了自己之毛病於脫罪推責,民間世俗也無時無處不充滿王者法則於主子和奴才之關係,我依照人品衛護人間公禮,卻如何才能掌控衣冠者仍是此般獸性愚昧於王者主子之理念!」
只有在思想上依照公禮於因果關係者,才配改錯悔過。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