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解《論語》一學而13親教說14位教說15律教說16自教說【一】

作者:老寒腿7979  於 2025-11-7 06:4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新解論語|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論語, 孔子

新解《論語》一學而13親教說14位教說15律教說16自教說【一】2018-12-15_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buZ9vKiA1E&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13&t=4613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十三)、親教說(十四)、位教說(十五)、律教說(十六)、自教說【一】

解析:《論語》第一篇——學而——

 

(十三)、親教說——有子曰:「信(事實,憑據)近(趨向於)於義(情誼),言(所說過之話)可(可能)復(反轉)也。恭(恭敬)近於禮(公序良俗,公共秩序),遠(遠離)恥(羞愧)辱(玷辱)也。因(沿襲,憑藉,根據)不失其親(親自,親身,親力親為),亦可宗(被效法、師法)也。」

 

即:有讀書人講:如果事實憑據趨向於人情,那麼所說之話,就可能發生反轉。為人恭敬如果切合公序良俗,就不會丟失身份臉面。如此持續下去,以身作則,就會成為被效仿之榜樣。


——(完)

(十四)、位教說——子曰:「君(長上對幼下之道,稱位配位,以身教化於下,上行下效)子(身下有修養之人,學生)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安逸)敏(靈敏,敏捷,積極而不怠惰)於事(從事,做事情)而慎(謹慎小心)於言(說話)就(緊接著)有道(方向,方法,道理)而正(使位置正,使端正)焉,可謂(說,叫做)好(容易,便於)學(模仿)也已(到此為止,停止,到頂點)。」

 

 

        即:作為長上對於幼下之道,應當以稱位、配位為原則,以身教化於下,上行而下效;自身做到不貪食及貪圖安逸,做事積極而不怠惰,說話小心謹慎不妄言,於是自有道理使身下自行矯正,這也是最容易被下面模仿的了。


——(完)

 

 

 

(十五)、律教說——子貢曰:「貧而無諂(獻媚,卑賤地向人討好),富而無驕(傲慢,自認為了不起),何如(怎樣)?」子曰:「可也。未(不要)若(像)貪而樂(樂於),富而好(喜歡玩耍,玩弄)禮(公序良俗之禮法)者也。」

        子貢曰:「詩(詩經)云:「如切(加工骨器)如(好比,好像)磋(加工象牙器),如琢(加工玉器)如磨(加工石器),其(做人及做學問)斯(這,於是)之謂(說法)與(歟,乎)?」子曰:「賜(敬辭,所受之禮物,即領教了)也,始(初學,最初)可(可以),與(給,交往,友好,讚許,參與)言《詩》(言詩——詩之律,格律,規則)已(到頂點)矣,告(表明)諸往而知(主管,掌握)來者。」

 

 

        即:子貢說:貧窮但不要諂媚,要有起碼之自尊,富有但不要張狂傲慢,那會引起嫉恨,做人能做到這樣子,應該可以了吧?先生說:很好。但不要像樂於貧窮一樣,窮歡樂,也不要日子過得好一點就瞎講究,打著維護遵循公序良俗之旗號而玩弄禮法。

        子貢說:詩經上所講之加工骨、牙、玉、石器之工序,那麼由此推理做人和做學問到此種程度,並教化於人,可以這樣理解吧?先生說:領教了,但這只是初學者之對《詩經》之解讀,參解探討格律詩,其終極頂點是格律,即規則,這表明古往格律而格律今來呀!也就是說,規則貫通古今。


——(完)

 

 

 

(十六)、自教說【一】——子曰:「不患(禍害,災難;憂慮,害)人(人之品質,性格,名譽;自己,做人,本人)之,不已(自己親自)知(主管,掌管,管理),患不知人(本人)也。」

 

 

        即:禍患不在於沒有自己親自去實施管理,即不在於上管不了下,而在於為長上者根本不管理約束自己或管不了自己本人。

 

                                                                                                                                        

 

——(完)


評論 (0 個評論)

其它[熱點雜談]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9 04:1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