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解《莊子》七應帝王7帝渾說【二】

作者:老寒腿7979  於 2025-11-6 12:1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新解莊子|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莊子

新解《莊子》七應帝王7帝渾說【二】2020-03-15-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_XTmQwuHuo&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141&t=3397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帝渾說【二】

解析:《莊子》七、應帝王之——

        (七)、帝渾說——(續)

體盡無窮,而游無朕(zhèn:人稱代詞。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專用做皇帝之自稱;先兆,預兆);盡其所受乎天,而無見得,亦虛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南海之帝為儵(shū:同「倏」:極快地),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即不要充當行屍走肉其衣冠軀殼之名分,不要充當計謀欺騙幼下而同時被幼下陰謀算計之長上者;不要充當以侍奉主子為己任之奴才,不要充當以掌管他人而作為個人私產之主子。親身體驗、設身處地著想而力求最大限度把體己之事做好而不要在財力、能力方面不夠條件卻還勉強去做或本來不應該這樣做卻還要這樣做乃特別是不要被他人綁架也不去挾制他人,自由乃自我本我本心於外向空間之拓展乃遵循客觀法理之公序於因果關係而不要任憑主觀意志其慾望亞心次心於自刮腔壁之刺激和誘惑乃自我反省、約束、矯正、杜絕於思想之先兆、惡因之預兆;力求最大限度去托舉、適應及秉承公禮於公義之公心,不要得意於個人炫富顯貴於獨裁獨大,也便是在政治思想、方針、政策等方面之道理當中如果心存騙己騙人之念便是太過之毛病。做人所憑藉之公心乃如一面鏡子隨時反鑒自身,不強行統領也不屈從遷就他人之私心,對於自身之因果關係要直面接受而不是遮醜護短推責脫罪更不是索性破罐破摔於淪落為奸小惡賴其骯髒之自我定位,如此修身才能勝任社會之人品而不以獸品去害人也不因畜品被傷害。

        坐南朝北其雍也人文理念之自作主者乃反省自身毛病于敏感飛快,坐北朝南其猛也獸性慾望之作人主者乃窺伺他人毛病於出乎意料,遭受他人欺騙、轄制而無自我思想傾向於被終止和完結乃身處於跪拜懇求之地位乃被作主者之苟且和愚昧。自作主之人品和作人主之獸品乃長期互相辯論、交鋒於如何對待被作主之畜品其問題方面,而畜品卻自感停留在苟且和愚昧之狀態很好。人品給獸品出主意乃針對奴才無法正確領會主子意圖而不堪用之品性,說:「衣冠奴才本應比牲畜更好完成差使乃全在於其眼耳鼻口七竅其聰明靈敏之感知,而主子獨裁霸道不允許奴才存有感知外界信息之能力卻如何能很好效力賣命呢?不妨體察試驗一下打通其人類智慧。」於是乎主子每天給奴才開通七竅之一竅,七天之後七竅理應全開而奴才忌憚會僭越主子且依舊呈冥頑不化之狀態。

 

        主子權威之下,奴才無不裝傻。

 

                                                                                                            

——(完)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4 17:4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