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莊子》八駢拇3駢遊說【二】2020-03-20-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BqRRPzeGYA&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146&t=965s
相關文案:
主話題:駢遊說【二】
解析:《莊子》八、駢拇之——
(三)、駢遊說——(續)
且夫待鉤繩規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待繩約膠漆而固者,是侵其德者也;屈折禮樂,呴(xǔ:張口呼氣,噓氣)俞(yú:表示允許;姓;shù:同「腧」:腧穴——人體上穴位之統稱)仁義,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鉤,直者不以繩,圓者不以規,方者不以矩,附離不以膠漆,約束不以纆(mò:繩索)索。故天下誘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故古今不二,不可虧也,則仁義又奚連連如膠漆纆索而游乎道德之間為哉?使天下惑也!
即歷時經久之並列第一者,一定會決定最後勝敗乃屆時依照王者法則贏者喜極而泣、輸者則留下悲傷之眼淚;而十個手指頭不一般齊乃符合公序公用之排列,如果咬掉其中哪一個便會造成肢體殘缺而影響整體機能而痛哭於殘疾。互爭第一與協同合作這兩者,或是責備對手多餘之存在,或是被同伴推舉於計算起來、比較起來最突出而擔負公用而自感能力不足,二者在擔心失敗或不勝任之憂愁方面取得一致。現在生命世界里有仁愛之心者,雖然其身處地位或許非富非貴乃所謂草木之人卻目光關切其身下社會弱勢群體及生態環保便是自上而下關懷體恤弱者之疾苦;而沒有仁愛之心其衣冠者,卻置身於放縱劣根慾望拚死決勝之情形當中而一味貪享財富與權力於長上之等級排名。那麼原本有關仁愛與公義之思想便不合乎人類社會之情形嗎?如果盡由長上獨裁而殘食幼下弱小那麼幾代之後再往下,其私禮家天下哪裡還會有子孫昌盛及萬類繁茂之熱鬧世界?
歷時經久那些對待公眾強行以外力進行誘騙、束縛、規制、法度而矯正其思想及行為者,便是出自個人主觀意願去削弱大眾之人性,對待公眾用以糾正、約束、制裁性之約定而使粘連、塗抹牲畜品性便是使人們頑固不化於忠孝悌貞節烈,便是妄想侵害公德其長上對幼下之仁愛;使國家禮樂屈服從屬於強權而翻轉立場成為王者之附庸傀儡,張口呼氣噓氣便說能打通人體經絡穴位便說有關仁義之方位和角度乃全在於幼下對長上之奉行於感恩和回報便是在關鍵處顛倒、篡改、冒充仁義之主體與客體關係及思想內涵,便是私禮自上而下使人心情安適於主子放心而奴才安心,這違背客觀倫常其繁衍與傳承模式,公禮自上而下乃本以公序規範倫常自然。倫常自然乃秉承以公序之自作主者,其不因受引誘而不公正或無理,不因被管束而公正或正義,不因遭規制而圓滿或周全,不因有法度而正直或體面,不因利益捆綁及情感訛詐而聚散離合,不因管他人或被人管而雙方都互相受到制約或管束。一直以來私禮自上而下乃用誘惑性使迷信之手段而誤導大眾都去效仿低級生態其野蠻動物世界甚至回到母體嬰兒之弱智階段然而卻掌控不住奸佞小人學習主子放縱獸性慾望其馭人之術而變相施展之諂媚伎倆,奴才其實內心和主子一樣都想得到高高在上之等級尊位但是卻都把握不住自己便是德能不配其高位。所以從古到今主子私心獨佔,不可能做虧負自己之事,那麼其王者法則之下有關仁愛和公義之立場和觀點還怎麼縱向接續於慈愛幼小及橫向連帶普渡眾生便一定依照利益捆綁、情感訛詐、約束制裁其馭人之術而索取回報便是主子放縱私慾以臣子之道、奴才之道、小人之道馴化和調教奴才使成為私德畜品從而間隔等級制度上下層其縱慾與戒欲兩種做法不是嗎?雙向原則及獸畜品性之混亂致使私禮自上而下之實施令人疑惑不解!
主子獸品畜性與奴才畜品獸性並列糾纏於不固定之游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