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孟子》一下樑惠王下7(一)2020-11-13-20-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tR19D39sD8&list=PLIIlVXhpt_DwyTj0dOzvSPjTyttofSe-H&index=35&t=1269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孟子》第一篇(下)梁惠王章句下
第七章之(一)、——
解析:孟子見齊宣王曰:「所謂故(死亡)國者,非謂有喬(高)木之謂也,有世(父子相繼為一世,一代;後嗣,後代)臣之謂也。王無親臣矣,昔者所進(進奉,進獻),今日不知其亡也。」
王曰:「吾何以識(通「職」:職事)其不才(同「材」:棺材;同「裁」:切斷)而舍之?」
即孟先生約見齋戒通神之王者說:「公眾所評論亡國之原因,乃認為其等級固化而上尊下卑及頭重腳輕乃至於不像樹木一樣老根老枝托舉嫩芽而越長越高乃王法等級制度似老根老枝高高在上而嫩芽被層層下壓便註定是腐朽之木,而在世俗當中確實存在父子相繼之世代為君臣關係或主奴關係之言論。如果世系輩份成為等級制度那麼長輩便是君王而晚輩便是臣子而其上下級關係便不是親緣關係,那麼依照新陳代謝之自然規律乃從前強壯之主子享受新生之奴才所進獻之供奉,而現在老舊之主子卻掌控不了被強壯之奴才所滅亡之下場。」
王者問:「我們應該如何職事於高位才不會使國體成為搖墜之朽木而離棄亡國之命運?」
忠孝悌貞節烈之私德皆乃樹根在上而樹梢在下之冠履倒置。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