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莊子》八駢拇4駢殉說【二】2020-03-22-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Vm1bGQgIXg&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148&t=1457s
相關文案:
主話題:駢殉說【二】
解析:《莊子》八、駢拇之——
(四)、駢殉說——(續)
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聖人則以身殉天下。故此數子者,事業(行業;職業;學業;產業,財產;從事某種行業;姓;佛教徒稱一切行為、言語、思想為業,分別叫做身業、口業、意業,合稱三業,包括善惡兩面,一般指惡業;已經)不同,名聲異號,其於傷性以身為殉,一也。臧(zāng善,好;姓;同「藏」——同「臟」)與谷,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xié用胳膊夾住;挾制;依靠,依仗;心裡懷著怨恨等)筴(cè:同「策」;jiā古代指筷子)讀書,問谷奚事,則博塞以游。二人者,事業不同,其於亡羊均也。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下,盜跖(zhí:腳面上接近腳趾之部分;腳掌;踏)死利於東(主人,東家)陵(欺侮wǔ)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於殘生傷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盜跖之非乎!天下盡殉也:彼其所殉仁義也,則俗謂之君子;其所殉貨財也,則俗謂之小人。其殉一也,則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殘生損性,則盜跖亦伯夷已,又惡取君子小人於其間哉!
即私禮當中,奴才迷惑於主子輕易馴化調教之方法,主子疑惑於奴才輕易奸佞諂媚之品性。奴才畜品獸性與主子獸品畜性都憑什麼能管得了自己且掌控對方呢?自從神品其迷信之騙子宗派招致假仁假義並用以阻撓公禮自上而下之推行,私禮其王者等級制度之下便沒有誰不奔向宿命於下對上其忠孝悌之仁與貞節烈之義,這莫非是要用被仁被義其道德綁架去強行改變人之品性嗎?因此我們不妨通過自身體會與現實考量而論證一下此事,從人文歷史方面講乃一代又一代自上而下傳遞仁義於繁衍與傳承模式,公禮當中沒有誰不是依照客觀法理之公序而秉承公心來克制、修正、確立、完善及圓滿於傳續人之品性了。而作為野蠻愚昧之動物王者法則於人文對立面,奴才依奸佞諂媚之原則把生命殉死於仰仗主子之便利,被臉面者依貞節烈之原則把生命殉死於迷信先賢死鬼之名聲,大奴才兼二主子者依忠孝悌之原則把生命殉死於維護私家派繫上下嫡庶之等級制度,神品主子依縱慾原則把生命殉死於王權自上而下其膨脹與排泄之透支。因此這些姑且算作是人者,其有關侍奉之行為、言語、思想不一樣,其名義名分所宣布陳述之種類、等級、標誌也便不同,但其對於傷害自主之人性而把生命殉死方面,卻是同類項。心思不純凈者和境遇落魄者,兩個人結伴去放羊卻都把羊丟失。心思不純凈者被追問事故原因於當時在做什麼,回答乃效法主人為心懷計謀而閱讀經典文獻;問及境遇落魄者當時在做什麼,回答乃效法主人為賭博輸贏而暢遊於鑽研攻防克守之中。這兩個人,所侍奉之主子其行為、言語、思想都不一樣,卻在因效法主子作派而丟失羊方面取得相等且均勻之效果。大伯子下夷拉幫套乃在名份上不能被公眾認可通過乃因居於長上之高位者其表率輕賤卑下,強盜踐踏財產所有權乃在利益上不能被公眾認可通過乃因財物之所有者是用欺侮他人意志及侵犯他人產權而成為強權王者。這兩種人,其不被公眾所認可及通過之方面不一樣,但是在生硬勉強、殘缺不完善其不配於長上之高位及傷害人之品性方面卻取得相等且均勻之效果,怎麼必須就是大伯子下夷拉幫套一事正確而強盜踐踏財產所有權一事錯誤呢?私禮自上而下全都是迷信於殉教:那些殉死於假仁假義者,依照下對上之感恩和回報原則便在陳規陋習當中被叫做君子;那些殉死於掠貨貪財者,依照上對下之施捨和賜予原則便是在繁文縟節當中被稱作小人。殉死投身於被作主當中去乃主子奴才其獸畜品性之同一歸宿,依照王者法則乃主子君子為縱慾之瘋子而奴才君子為戒欲之傻子,主子使人小於馴化調教手段而奴才被小人於奸佞諂媚伎倆;像這樣效法兇殘獸畜及刻薄人之品性,效法大伯子下夷拉幫套便亦如強盜踐踏財產所有權一樣乃太過之毛病,還如何選取區分君子與小人之界限呢?
主子奴才並列殉死於王者法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