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論語》二為政5政效說【二】6政憂說2018-12-18_22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EQ5BPC-V6s&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17&t=1146s
相關文案:
主話題:(五)、政效說【二】(六)、政憂說
解析:《論語》第二篇:為政之——
(五)、政效說【二】——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不遵照)。」樊遲御(趕車,驅車),子告(把事情向人陳述,解說)之曰:「孟孫(氏,指孟孫何忌)問(問教,求教)孝於(在,於)我(自己),對(回答)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關係或責任)之以(在,於)禮;死,葬之以禮,祭(祭祀)之以禮。」
即孟懿問先生什麼是孝?先生說:無不遵從。有一次先生外出時,樊遲在他身邊趕車,先生講:孟孫何忌,此人求教關於自己如何盡孝。我回答:無不遵從。樊遲問:怎麼講?先生說:對活著之人,因關係所負責任要遵從公序良俗,對死去先人,喪事要遵從公序良俗,祭祀要遵從公序良俗。
也就是說,所孝者,非對於人,而對於禮;孝於禮,即效於禮;孝,即效也;其無不遵從者,皆於禮也。
為長者,通常以「孝」而壓其幼,以被尊奉而自居,以被遵照、不可忤逆為自大,豈不知,先賢聖人所言所指,完全對事不對人,孝,即公序良俗之公心,即效也。
——(完)
主話題:政憂說
解析:《論語》第二篇:為政之——
(六)、政憂說——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唯有,單單)其(自己)疾(毛病,缺點)之憂(憂慮,使人憂慮之事)。」
即孟武伯提問有關孝之道,先生講:身為父母,所唯一堪憂之事,即自身之毛病,是否會被晚輩效仿。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