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解《莊子》十一在宥5宥知說【三】

作者:老寒腿7979  於 2025-10-31 07:4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新解莊子|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關鍵詞:莊子

新解《莊子》十一在宥5宥知說【三】2020-04-19-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ts6NW6j-L8&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175&t=300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宥知說【三】

解析:《莊子》十一、在宥之——

        (五)、宥知說——(續)

        意,甚矣哉!其無愧而不知恥也甚矣!吾未知聖知之不為桁楊接槢(xí:插木)也,仁義之不為桎梏鑿枘(záo ruì:榫卯sǔn mǎo)也,焉知曾史之不為桀跖嚆(hāo:帶響聲之箭,借指事物之開端或先行者——嚆矢)矢也!故曰「絕聖棄知而天下大治。」

 

 

        即富貴者說:「古代無神論者最初用長上對幼下其仁愛之心去抵觸王者神品其人面獸心,堯帝及舜帝意識到大腿不該只勸阻小腿不該有毛病,用居於長上之高位者對其幼下施以仁愛之效法於表率去培養公禮自上而下之對照,個體人身知道其先天劣根之五臟慾望乃自私、貪婪與怠惰,便依照和衛護仁愛公義之自我本我本心,憐惜、慎重且拘謹自身剛強熱烈之作風習氣乃依照公禮之規則及公序之標準作為自身之行為準則。然而仍舊有居於長上之高位者不能夠承擔或承受其自我約束,堯帝便有意像尊崇高山一樣擴展及號召公祭,在幾多面臨災禍而人心渙散之險惡關頭乃在祭祀儀式上參加進去公禮顯露出來之跡象,在人之頭腦當中使人之等級敬奉後天人文修養,這種公祭之理念便是不去承擔或承受私祭之王法家天下。公祭公禮之施行到了幾多輩分高、勢力強之首領或頭目其最高統治者那裡便被文賊文痞篡改冒充成私禮自上而下乃以階級壓迫而驚世駭俗了,時俗之下出現暴虐之領導,歷史之上增添人為之杜撰,於是乎讀書人秉承公禮乃推崇以學問或讀書識字之能力為人文繁衍和傳承模式於全面發動、興起和建立以周冕為代表而象徵公祭儀式之國家禮樂。在王者主觀意志當中乃讓下面人去適應規矩而自己本人卻排斥規矩乃雙向原則凝聚在一起,主子與奴才表面上互相善待對方而實質上都想掌控對方乃互相欺騙,當面友好而背後貶斥乃主奴互相認為對方不合於自己心意,主子荒誕之行徑與其所被信奉之神品形象在具體生活機能及常理方面、在靈活迅速適應事物之變化方面遭到奴才之譏諷,那麼王法家天下便衰落了。主子之恩惠與奴才之報效不協齊同步乃主子之獸品畜性和奴才之畜品獸性不一樣且權貴之道德和賤民之道德也不是一回事,其獸畜品性當中有關命令與宿命即管與被管之關係便是頭緒亂而隨便泛濫了;私禮自上而下喜好掌管他人,那麼作為眾多宗族血脈之繁衍與傳承便是輩輩爭先獨大而改名易姓便是要求血統乾涸了。在王者主觀意志當中乃把下面大眾當作木頭而用斧鋸強力製造其材料,用規矩尺度消除其自主性,用捶打挖掘榫卯以定形其卑賤畜位。王者法則之下乃人人都想成為中心及主幹之主子便是因爭當王者而亂於互競相殺,其苦難與罪惡之根源乃是居於長上之高位者觸犯人品之公心。一直以來德能賢品配其高位者優待其所置身之公位乃如同站在高山之巔而承受隨時可能從岩石上墜落之危險,那麼擁有萬輛戰車之君王便會內心憂慮發抖於朝堂公祭之國家禮樂所集中在其頭上冠冕所承載之公序。當今社會某些自恃特殊之神品者冥頑不化乃把公位公權當作可倚仗依靠之枕頭而無憂其險,其雖成就棟樑之器乃本應高舉公禮而承擔公義之責任卻總是通過觀察社會等級階層之外表而判斷人之優劣乃把缺點、毛病、過失及罪責統統推諉給下面人,刑罰與殺戮便由此也針對下面人,於是乎讀書人秉承公禮乃推崇以學問或讀書識字之能力為人文繁衍和傳承模式而帶頭遠離那些敬仰神品之迷信而捋(luō)袖伸臂、激憤發怒於奮起反抗那些閑置國家禮樂且以等級制度束縛大眾之統治者及其所制定之各種繁文縟節。私禮之意向,便是太過於個人私心了呀!主子們不因其人品欠缺而慚愧也不因其管不了自己也管不了他人而羞恥便太過於人面獸心了呀!我們不掌控神聖之公權力為私有也不被所謂棟樑之私器壓在肩膀上像木枷一樣而我們卻樂於迎接被其機關插木鎖住,公禮之仁愛與公義如果不被文賊文痞篡改冒充為如同木枷榫卯其機關於馴化調教之工具,私禮之剝削與壓迫又怎能把握得了其人為增添歷史之神品杜撰不被公眾輿論當作品行暴虐之統治者而成為眾矢之的呢?!古語云『斷絕、凈盡有關史上神品之權威迷信且摒棄其試圖控制人類思想之餘毒那麼公禮自上而下便以其最高之客觀法理使人文社會得以安寧與太平。』」

 

        寬恕、原諒及包容弱者,對獸畜之品掌控、把握及規範,自作主原則乃人文和平之理念。

 

                                                                                                                      

——(完)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9 12:2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