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解《莊子》十一在宥6宥往說

作者:老寒腿7979  於 2025-10-31 06:0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新解莊子|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莊子

新解《莊子》十一在宥6宥往說2020-04-20-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E8IMhNa_OI&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176&t=1209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宥往說

解析:《莊子》十一、在宥之——

        (六)、宥往說——皇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於空(同「控」:控告)同(一齊,從眾)之山,故往見之。曰:「我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穀,以養民人,吾又欲官陰陽,以遂群生,為之奈何?」廣成子曰:「而所欲問(干預)者,物之質(責問)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殘也。自而治天下,雲氣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黃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侫(nìng:同「佞」:慣於用花言巧語諂媚人;有才智)人之心翦(jiǎn:同「剪」)翦者,又奚足以語至道!」黃帝退,捐(捨棄)天下,築(彈琴)特(單獨)室(妻子),席(地位)白茅,間(同「閑」)居三月,復往邀之。

 

 

        即無神論者樹立公禮之人品在多數時代達到人文頂點於文明開明之覺悟,推行美好仁愛於公位公權自上而下,其慕名教育修身者控告於迷信盲從神品乃屬於在野思想理論派系,所以前往拜見他。無神論者問:「我們以士子人品作為自己之名聲以表達最高人文頂端其覺悟乃君於子之道、文之道、母之道,冒昧請教最高人文之覺悟其理論精華。我們個體人身其先天劣根之慾望招致王者領地其獸品成精充神,神品輔助獸品乃製造如半數無水山谷一樣之私禮以夾困人品而使成為畜品,主子用飼養牲畜之形式對待大眾衣冠者,我們之私慾便是在公共社會遮醜護短及炫富顯貴,大家為了順遂各自私慾便群起效仿獸畜之品,衣冠者被動於私心該怎麼辦呢?」教育修身者說:「如此說來乃慾望之亞心次心干預自我本我本心,乃動物王者法則責問人文客觀法理;繼之而言乃私慾冒充公需,乃動物王者法則毀壞人文客觀法理。就以上觀點而論便是私禮自上而下之獨裁霸權之統治,冷熱空氣聚積為浮雲乃不會在空中停留為族類便會以下雨形式墜落,雜草灌木聚積為荒叢乃不會在地上存活至黃熟便會盤根錯節爭搶水土而枯萎衰敗,太陽和月亮如果都想增加其各自之光大和顯耀便會互競相殺於半獨一之死向而荒疏曆法之客觀規律了。那麼同理而論假借公禮公心而去剪除私禮私心者、倚仗強權高位而去剪除弱屬低位者、主子縱慾而讓奴才戒欲者乃或是自恃高明其馭人之手段或是投機取巧其諂媚之伎倆,還怎麼夠得上談論最高人文之覺悟呢?!」無神論者離開之後,捨棄因極端武斷偏激所做出之判斷及言論,單獨給妻子彈琴,視夫權之地位如無用之茅草,閑置那些佔據頭腦當中其主觀獨霸之思想而過了幾個月,又前往教育修身者處求得面見。

 

        居於長上之高位者應該懷仁愛之心向其幼下之低位處去求得寬恕和原諒。

 

                                                                                                                                      

 ——(完)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5 12:1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