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解《莊子》十二天地6地耕說【二】

作者:老寒腿7979  於 2025-10-28 10:1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新解莊子|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莊子

新解《莊子》十二天地6地耕說【二】2020-05-13-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q9BPhDBIsc&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198&t=1284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地耕說【二】

解析:《莊子》十二、天地之——

        (六)、地耕說——(續)

        子高曰:「昔堯治天下,不賞而民勸,不罰而民畏。今子賞罰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後世之亂自此始矣。夫子闔(hé:全,總共;關閉;同「閤」gé:小門;同「閣」;同「合」)行邪?無落吾事!」挹(yì:舀;牽引,拉)挹乎耕而不顧。

        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無間,謂之命;留動而生物,物成生理,謂之形;形體保神,各有儀則,謂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於初。同乃虛,虛乃大。合喙(huì:鳥獸之嘴;借指人之嘴)鳴,喙鳴合,與天地為合。其合緍(mín:同「緡」:穿銅錢用之繩子;用於成串之銅錢,每串一千文)緍,若愚若昏,足謂玄德,同乎大順。

 

 

        即堯帝安定仁者公天下,大成就高級別學者確立其伯爵之位而幫助和衛護諸位侯爵。堯帝把公爵之位給予舜帝,舜帝又把公爵之位交付給禹帝,大成就高級別學者卻一直未能承襲侯爵之位便辭去衛護侯爵之職而回到伯邑采地從事氏族主管之勞作。禹帝前往伯爵封地去拜見學者,學者依照自作主原則操勞於本族家事乃自定位於不當政即不幹政、不在公位即不受約束。禹帝面見學者時乃快走幾步以客人身份施禮,確立賓主地位而相互落座之後禹帝詢問學者辭職之原因,禹帝問學者:從前堯帝安定仁者公天下,您作為我們公認之才子就職於輔助侯爵之副位。堯帝傳位於舜帝,舜帝又傳位於我,而此時我們公認之專家學者卻辭去侯爵之副職而回到伯爵采地去主管氏族家事,冒昧請教,是您家裡出現什麼變故了嗎?」學者說:「從前堯帝安定仁者公天下,不是私禮當中因主子賞賜而奴才勤勉做事,也不是因主子責罰而奴才害怕出錯。至今公爵隨二代禪讓到您這裡而侯爵與其副位卻等級固化而似主奴之賞罰關係那麼民間公眾便會認為爵位世襲而不再是上對下施以仁愛之效法於表率之公位公權,那麼居於長上之高位者其人品公德便會從此悲哀走向獸品而打造畜品私德,刑律也會由此確立其以維護統治階級地位和利益為宗旨,今後人世間那些文閥武閥割據相爭互斗之亂局便是從這裡開始了。公爵禪讓制只是臨時向侯爵開了一個晉陞之小門不是嗎?因侯爵沒有向下禪讓而我不可能下降自己身份去給侯爵當奴才於侍奉!」學者如舀水自清、牽犁自耕一樣打理自家事物不再照管公務。

        胎兒平安蘊育於母體乃生命之初始階段而沒有自主之能力,沒有自主之能力便沒有人之名分;一旦出生而成為獨立個體便代表人生之起程,領有全部人權卻還不能對照人品。人文社會需要用學習和效法去適合,乃稱之為人之品德;沒有對照人品卻有人之名分,歷時經久於生活卻沒有間接經驗之學問其授受,乃稱之為先天生物生理基因之生命體而與低級動物沒有分別;接受自身之改變於後天人文教育便是效法客觀法理於人文覺悟,客觀法理成就人生之道理,乃稱之為對照人品;只對照自己親身之經驗而設身處地去著想乃保持其聰明和機靈,那麼低級生態當中之各色動物都是生存於事物表面之規則當中,乃稱之為獸畜品性。衣冠獸品剪削背叛人之品德,使人文公德到了如同最初依附於母體之嬰兒乃至胎兒之階段便是通過迷信推行私禮而馴化和調教畜品。母嬰同體關係便會使嬰兒因依附而心虛,奴才因心裡慚愧或沒有把握而勇氣不足便會仰仗主子。主子閉嘴不言也照樣能表達情感及發表意見和主張,奴才用嘴申辯以表達情感及發表意見和主張也會被主子關閉,因為參與到私禮當中身為被馴化和調教者自然是被閉嘴。被閉嘴者便像錢串子一樣成為主子之私產,好像因被主子愚弄而使奴才變傻又好像因奴才本來就傻而被主子愚弄,奴才好像器物下部形狀像腿之支撐部分而托舉主子於忠孝悌貞節烈便叫做玄虛不靠譜之私德畜品,主奴同體乃必須順從主子而符合其心意。

 

        主子把奴才當作土地且讓其自己耕耘。

 

                                                                                                                                                              

——(完)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 14:2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