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莊子》十二天地7地忘說2020-05-14-20-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EgUei7uXFI&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199&t=1732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地忘說
解析:《莊子》十二、天地之——
(七)、地忘說——夫子問於老聃曰:「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辯者有言曰:『離堅白若縣寓』。若是則可謂聖人乎?」
老聃曰:「是胥易技系,勞形怵心者也。執狸之狗成思,猿狙之便自山林來。丘,予告若,而所不能聞與而不能言,凡有首有趾無心無耳者眾,有形者與無形無狀而皆存者盡無。其動,止也;其死,生也;其廢,起也;此又非其所以也。有治在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謂入於天。」
即某先生向富貴者問教:「徒有衣冠外形者研究為人之道乃假想對其解除約束而使自由,其所認可之禽獸行徑根本不適合人類社會,其主觀認為理所當然之事也根本不是客觀現實之樣子。狡辯者強詞奪理說:『缺少堅實之清楚陳述那是因為你距離遠、差別大之於所寄託之神靈或主子』。那麼如果個人主觀所想能夠去適應客觀原則便可以被稱作神主嗎?」
富貴者說:「這都是個人主觀上輕視人之技能本領其能動性乃屬於迷信大神之思想體系,便是形體如牛馬一樣勞碌而內心害怕主子責罰之奴才想法。如何執掌貓而差使其去抓老鼠給自己吃乃成為狗所思考之問題,猩猩和猴子為圖不勞而獲之便利乃從山洞樹林里出來而到村舍竊取食物。浮厝棺鬼及行屍走肉之畜品,所給予表明之情況只能是一種假設而不可能實現即真正完全之畜品根本不存在乃因為畜品含有其獸性而不可能做到被戒欲,所謂被戒欲之畜品既不會聽也不會說,迷信和私禮當中把凡間大眾當作雖有頭有腳卻無思想之器官和思想情感等以及沒有分支劃定之識別分辨能力之傻子,讓大眾對照學習先賢死鬼之傻子於忠孝悌貞節烈其好奴才優良品質卻不讓對照效仿主子神品不讓陳述或描摹其真實狀況而具體實施所存在之效果全都沒有。使奴才被改變於馴化和調教,乃使其停止慾望;使奴才愚昧麻痹於拚死報效主子,乃使其為了生計;使奴才之智商沒有用或失去原來之作用於心殘腦殘,乃使其離開原來人品之位置;這些預想也不會合乎其實效。這便是在人類社會像管理牲畜一樣去治理人,管理者忘記人文社會之時空,忘記客觀法理之公序,其神品名聲與獸品行為乃忘記自己本應是人,忘記自己人品之衣冠者,其主觀內心之自我稱謂便是合乎加入到動物世界當中去做一個禽獸之王。」
迷信和私禮便是使人忘記生活在人類社會而回到動物世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