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莊子》十二天地15地愚說【三】2020-05-27-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bumccyD03I&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211&t=1115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地愚說【三】
解析:《莊子》十二、天地之——
(十五)、地愚說——(續)
然則俗故嚴於親而尊於君邪?謂己道人,則勃然作色;謂己諛人,則怫(fú)然作色。而終身道人也,終身諛人也,合譬(pì)飾辭聚眾也,是終始本末不相坐。垂衣裳,設采色,動容貌,以媚一世,而不自謂道諛;與夫人之為徒,通是非,而不自謂眾人,愚之至也。知其愚者,非(不好,糟)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適者猶可致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則勞而不至,惑者勝也。而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響,不可得也。不亦悲乎!
即親長馴化子女使孝順而不要阿諛奉承,君上調教臣下使忠誠而不可奸佞諂媚,臣子之道、奴才之道、小人之道其忠孝悌貞節烈之私德便興盛起來。親長之言論與觀點便是讓下面人對上面人好,而在具體實施當中兒子擅於給孫子當主子,那麼按照有血統關係之人相傳而成輩分其等級原則之習俗乃稱之為不像老太爺之野種;君上之言論與觀點便是讓下面人對上面人好,而在具體實施當中大臣擅於給小吏當主子,那麼按照有爵位封號之人相襲而成官階其等級原則之風俗乃稱之為不像大帝王之外臣。那麼大主子掌控不了身下奴才其當主子之心便一定會出現大奴才兼二主子不是嗎?時代流俗所說之觀點便是下面人要對上面人好乃自然而然及天經地義,其所說之另一種觀點便是上面人要擅於使下面人對自己好乃要擅於馴化和調教下面人,依照王者法則乃不是說讓人以為可以做對大主子阿諛奉承而對小奴才色厲內荏(rěn)之大奴才兼二主子。然而依照王者法則大眾普遍流行之事故乃把親戚長輩皆當作父親去孝敬而把君主上爵皆當作神佛塑像去供奉豈不是中邪了嗎?大主子所講有關讓身下大奴才對其恭奉之話如果被大奴才拿去同樣講給小奴才聽而使對二主子恭奉,勢必大主子臉色因驚慌而生氣;二主子所講有關對大主子阿諛奉迎之話而如果被其身下小奴才聽到而同樣講給這位二主子兼大奴才者聽,勢必大奴才臉色因憂愁而憤怒。終歸到底便是奴才以主子身份話說奴才要對主子好,終歸到底便是主子以奴才身份話說奴才要阿諛奉承主子,便是開小門、打比方、掩飾、推託而聚集雙向原則或雙重標準其許多烏七八糟之東西,便是主觀私心與客觀公心自始至終、從頭到尾互相不搭界卻又不想使其無緣無故而硬性攀扯牽連。垂落上衣和裙子,籌劃被採摘姿色,面目表情感動加激動而姿態形象生動且盪動,女人一輩子有意討丈夫喜歡,自然不能說是認為其諂媚男人;但是如果向這種夫妻之間示好求歡之行為學習且應用於奴才對主子之伎倆,便是觸類旁通於把原本正確之事情用於錯誤之地方,自然不能說這便是大眾之品,乃至於奴才自身愚昧且愚弄主子。主子使奴才愚昧進而管理之於是乎奴才愚弄主子乃為掌控之,自認為手段高明於愚人之術者其無論是馭人之手段或諂媚之伎倆乃都是愚人愚己而很糟糕;主子迷惑奴才進而管理之於是乎奴才使主子疑惑乃為掌控之,自認為手段高明於蠱惑之術者其無論是馭人之手段或諂媚之伎倆乃都是惑人惑己而很糟糕。自認為手段高明於蠱惑之術者,終歸到底乃區分不開主子與奴才之身份;自認為手段高明於愚人之術者,終歸到底乃主子與奴才皆無精神和靈魂。多數衣冠者在等級排行當中乃同一於疑惑到底誰是主子誰是奴才,其中適合當主子者還可能招致被當作奴才而反之亦然,原因是疑惑者缺少自主之人品;獸畜雙品性之衣冠者迷惑於王者法則乃都想自己不被勞苦而使他人勞苦卻都達不到其目的,原因是疑惑者正在承擔或承受互競相殺於半獨一其進化和演變模式之死向。那麼當今人文社會便是深陷於私禮家天下其主子奴才之疑惑,疑惑者對私禮而給予祈禱之聲音雖然響亮,卻不可能得到明確之回應。人類在憐憫動物獸畜品性時不也在因主子奴才之疑惑而悲傷嗎?
事實上迷信之私禮便是愚昧之疑惑。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