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莊子》十三天道7道美說2020-06-09-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CHCHHbeUzo&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224&t=1548s
相關文案:
主話題:道美說
解析:《莊子》十三、天道之——
(七)、道美說——昔者舜問於堯曰:「天王之用心何如?」堯曰:「吾不敖(áo:同「遨」:遊玩;同「隞」:商朝都城,在今河南鄭州西北,也作囂xiāo)無告,不廢窮民,苦死者,嘉(jiā:美好;誇獎,讚許;姓)孺子而哀婦人。此吾所以用心已。」舜曰:「美則美矣,而未大也。」堯曰:「然則何如?」舜曰:「天德而出寧,日明照而四時行,若晝夜之有經,雲行而雨施矣。」堯曰:「膠膠擾擾乎!子,天之合也;我,人之合也。」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黃帝堯舜之所共美也。故古之王天下者,奚為哉?天地而已矣。
孔子西藏書於周室。子路謀曰:「由聞周之徵(zhǐ:五音之一,相當於簡譜之「5」;zhēng:同「征」:政府召集人民服務;徵收;徵用;徵求;證明,證驗;表露出來之跡象,現象)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孔子曰:「善。」
即遠古時期舜帝向堯帝問教:「君主在公祭當中所憑藉之核心思想內涵乃依照什麼?」堯帝說:「我們不放縱自身慾望於獸品也不表明自身權威於神品,不廢黜人類偉大創造力也不窮盡民眾人格尊嚴,耐心儘力使冥頑不化之畜品從痛苦中覺醒,讚許兒童且憐憫婦女。這便是我們所依照之自我本我本心即公義公心而已。」舜帝說:「用主觀美好之願景去規範客觀現實而令人滿意當然是好事了,卻往往未能盡如人意。」舜帝說:「那麼依你之意又當如何?」舜帝說:「公禮公德之人品超出苟且安寧之畜品及使安寧之獸品,太陽對照北極星而四季運行,亦如晝夜輪迴比照梳經紗線一樣乃不離其公序,人文發展之歷程或軌跡也便是螺旋式上升乃如雲氣上行而施降雨水而再循環之道理了。」堯帝說:「硬性粘連、牽強附會之辭便是攪亂思想紊亂公序呀!你乃學識理論思想者,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把公私禮儀結合到一起;我乃自我本我本心者,以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把衣冠品德結合到一起。」人文社會,自古以公祭為大,而對於無神論乃堯帝和舜帝所共同讚美之事。所以古代君王秉承公禮自上而下推行人品,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實乃因私禮之領地於人間亂世及動物世界太過分了。
孔先生以顧客之身份到收藏書籍之地方賣書乃為了周濟宗室家族。路同學商議說:「有一位憑藉周濟讀書人而聞名者乃高價徵集典藏史書而被公認為德能賢品配於高位之富貴者,無須留下本策乃買家抄錄下來其中內容便會歸還原書稿而使仍屬於賣家所有,先生您如果想要賣書,那麼不妨依照君子惺惺相惜之原則嘗試去沿襲因緣於交個朋友。」孔先生說:「我做善事而他也做善事便是很好之事情。」
母之道、文之道、君於子之道乃人間之美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