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孟子》二上公孫丑上2(三)2020-12-05-20-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_eea6-kS4I&list=PLIIlVXhpt_DwyTj0dOzvSPjTyttofSe-H&index=57&t=1255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孟子》第二篇(上)公孫丑章句上
第二章之(三)、——
解析:曰:「敢問夫子之不動心與告子之不動心,可得聞與?」
「告子曰:『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氣。』不得於心,勿求於氣,可;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可。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
「既曰『志至焉,氣次焉』,又曰『持其志,無暴其氣』者,何也?」
曰:「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也。今夫蹶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
即羞於不配公位者問教於孟先生:「冒昧請教,士子人品者居於高位乃托舉冠冕而以自我本我本心主導慾望亞心次心而不適宜戒欲,以及人文公祭所告知士子人品不要以自虐方式使肉體去做到大公無私或捨己為人,那麼公祭公器者在公位而即使行私權乃可能得意於個人名望其私祭私器嗎?」
孟先生講:「人文公祭所告知士子人品者:『不得意於被讚美之評價,便不要追求核心領導之地位;不得意於核心領導之地位,便不要追求勉強擔當之氣節。』其中所講不得意於核心領導之地位,便不要追求勉強擔當之氣節,乃意指自我本我本心要適宜對下面慾望亞心次心仁愛;其中所講不得意於被讚美之評價,便不要追求核心領導之地位,乃意指自我本我本心不適宜被下面慾望亞心次心諂媚。理性之意志,乃氣節之主導;感性之氣節,乃肉體之充擔。意志乃居於至高之主位,氣節乃處於基礎之輔位;古語云:『保持客觀理性之意志便是自我本我本心為上於既自主又自由,不要暴力糟蹋主觀感性之氣節或使之急躁施暴便是慾望亞心次心為下於不虐戒也不放縱。』」
羞於不配公位者又問:「既然說『意志居於至高之主位,氣節處於基礎之輔位』,又說『保持意志自主自由,且使氣節不戒不縱』,何必呢?」
孟先生講:「意志專一於主位便會依照自主原則觸動氣節之不縱,氣節專一於輔位便會依照不戒原則發動意志之自由。現實當中那些管不了自己之被動如服勞役者乃或是因縱慾而一蹶不振之主子或是因戒欲而趨炎附勢之奴才,乃都是主觀感性被暴力糟蹋之氣節或急躁施暴之氣節,縱慾者與戒欲者乃互相反對而攪動對方之亞心次心。」
公者滅私恰乃獨之私;
私者秉公方為群之公。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