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莊子》十四天運7運矜說2020-06-25-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i3H5MO_QyU&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239&t=1292s
相關文案:
主話題:運矜說
解析:《莊子》十四、天運之——
(七)、運矜說——「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陸行莫如用車。以舟之可行於水也而求推之於陸,則沒世不行尋常。古今非水陸與?周魯非舟車與?今蘄(qí:求)行周於魯,是猶推舟於陸也,勞而無功,身必有殃。彼未知無方之傳,應物而不窮者也。」
「且子獨不見夫桔槔(jié gāo:汲jí水之一種工具,在井旁或水邊之樹上或架子上掛一槓桿,一端系水桶,一端墜大石塊,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汲——從下往上打水)者乎?引之則俯,舍之則仰。彼,人之所引,非引人也,故俯仰而不得罪於人。故夫三皇五帝之禮義法度,不矜(jīn:憐憫,憐惜;自尊自大,自誇;慎重,拘謹;同「鰥guān」:無妻或喪妻者;同「瘝guān:病,痛苦;qín:古代指矛戟等之柄)於同而矜於治。故譬三皇五帝之禮義法度,其猶柤(zhā;同「楂」;榠楂míng zhā——木瓜)梨橘(jú )柚(yòu)邪!其味相反而皆可於口。
即仿效尊貴者說:「似孔先生這種人走水路不依照坐船之方法,而走陸路不依照坐車之方法。因為只有用船才可以行走於水上而這位孔先生卻在探求根據已知之事實斷定其他而使事情開展於在水上架橋而陸路通車,依其充分發揮學問、技術之發明與創造而作為原則規則與規範乃終其一生不去實施或推行那些尋找普遍辦法解決問題之理念即不走尋常之路。歷經多年至今人們之出行方式不就是要麼走水路而要麼走陸路嗎?接濟蠢笨出行者之方法不就是要麼用船要麼用車嗎?現今這位孔先生追求周濟頭腦遲鈍者而作為理想目標,其主觀想像好比把船行之水路推及為車行之陸路乃以一己之力想要凌空架橋,其勞碌奔波而不可能有社會功效於不自量力,其所推行之有關人品和修養之理念也必然會害人害己。那些管不了自己且不服從管理之牲畜和這些做人沒有方向且不認準主子方向之奴才皆乃遺傳之賤命,賤貨們如同猴子一樣乃一味順應和適應周遭環境、一味答應和應付主子指令而沒完沒了或永無窮盡。」
仿效尊貴者又說:「況且讀書人特立獨行之風範豈不是體現於如同那汲水器械之桔槔嗎?身如汲水之槓桿乃尾端被壓上大石頭而動彈不得且首端脖子上被栓一弔繩而系著水桶乃被打水者往下拽而放到旁邊井裡灌水乃低一次頭,然後昂起脖子努力往上拉那桶水而起輔助作用乃待打水者把水取走而捨棄吊繩乃抬一次頭。如孔先生這般推行高位者須對低位者仁愛之讀書人,便是居於長上之高位而被其幼下者向下拖拽,而不是像遛狗一樣乃主人居高臨下拖曳小狗,所以其形如叩首作揖(zuò yī)乃為了不讓幼下者遭罪。一直以來乃史上三成君王半數霸主所推行之禮儀、道義、律法、章程,乃不注重於苟同長上對幼下之仁愛而著重於長上對幼下之管治。所以史上三成君王半數霸主所推行之禮儀、道義、律法、章程乃用來作比喻,王者轄下所管理之領地好比一大片果園乃其中木瓜樹、梨樹、桔子樹、柚子樹等非正常生長及繁殖而是被修剪造形用於觀賞神韻!王者之趣味與果農之意味乃上下顛倒有關仁愛之定義乃都是適合於性質相同或相近之單位所形成之管理系統。」
公禮之運作乃注重於長上對幼下之仁愛。
私禮之運作乃著重於幼下對長上之仁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