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解《孟子》二上公孫丑上6(二)

作者:老寒腿7979  於 2025-10-20 08:3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新解孟子|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孟子

新解《孟子》二上公孫丑上6(二)2020-12-17-20-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rYnG3v_t0U&list=PLIIlVXhpt_DwyTj0dOzvSPjTyttofSe-H&index=69&t=3855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孟子》第二篇(上)公孫丑章句上

        第六章之(二)、——

解析:「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傷害,殘害)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綱略,概要)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舉薦)。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即孟先生講:「從自我本我本心對待慾望亞心次心而論,高位者對低位者危困之窘境如果沒有憂傷同情之仁愛之心,乃不合乎人品之修養;高位者對低位者野蠻愚昧之惡言惡行如果沒有引發羞恥而自省自律之心,乃不合乎人品之修養;高位者對低位者感恩回報之供奉如果沒有辭卻或謙讓之心,乃不合乎人品之修養;高位者對低位者攀附依賴仰仗或忌恨憎惡排斥之獸畜品性如果沒有主觀上隔絕且客觀上剝離於劃清是非界限之心,乃不合乎人品之修養。高位者對低位者危困之窘境懷有憂傷同情之仁愛之心,乃對幼下關懷體恤之善因人文種子;高位者對低位者野蠻愚昧之惡言惡行所引發羞恥而自省自律之心,乃對私禮迷信曉以公義之善因人文種子;高位者對低位者感恩回報之供奉而堅守辭卻或謙讓之心,乃摒棄履禮托舉冠禮之善因人文種子;高位者對低位者攀附依賴仰仗或忌恨憎惡排斥之獸畜品性而明確主觀上隔絕且客觀上剝離於劃清是非界限之心,乃出於人品人性理智認知之善因人文種子。人類社會存在這四類有關意識形態之善因人文種子,乃像東西南北四方體統一樣。有關意識形態之善因人文種子乃在對自然低級生態之動物世界及人間亂世之評論當中便是獸畜之品耐受不了人品,獸畜品性者乃自相傷害於進化和演變模式之吃食滅絕形式;評價居於長上之高位者如果耐受不了人品,乃衣冠禽獸製造私禮操縱王法等級制度殘害大眾。概要這四類有關意識形態之善因種子乃綱略於自我本我本心,管理者都將其擴展為公義之心而神佛道主而百教歸一、萬法歸一為文明開明之覺悟而一以貫之為客觀法理之公序而充擔冠禮所蘊含之人文繁衍與傳承模式了,如同薪火相傳乃發端於生命之光和熱,泉源江河乃舉薦於腐土之乳汁。如果能夠充擔冠禮所蘊含之人文繁衍與傳承模式,便夠得上師保四方眾多同類思想理論體系其宗教經文於正解,如果不充擔冠禮所蘊含之人文繁衍與傳承模式,便夠不上依照親緣關係或責任所身為之父親母親及血脈長輩乃成為孤寡獨裁之獸品主子。」

 

        人類文明開明之覺悟乃起源於繁衍與傳承模式。

        人文繁衍與傳承模式之種子生長形式明顯高級且區別於動物進化和演變之吃食滅絕形式。

 

                                                                                                                                                          

 ——(完)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4 00: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