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解《莊子》十五刻意2意平說

作者:老寒腿7979  於 2025-10-17 10: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新解莊子|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莊子

新解《莊子》十五刻意2意平說2020-07-07-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zUaZtZbQkc&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251&t=1303s



相關文案:

主話題:意平說

解析:《莊子》十五、刻意之——

       (二)、意平說——吹響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

        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閑,不道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澹(dàn:安靜)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此天地之道,聖人之德也。

        故曰,夫恬惔(tán:燃燒)寂漠,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故曰聖人休(表示禁止或勸阻;吉慶,歡樂)休焉,則平易矣,平易則恬惔矣。平易恬惔,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

 

 

       即主子誇口而奴才吹捧、主子號召之指令響亮而奴才應諾之回聲乾脆、主子呼喚奴才而奴才呼啦跟從、主子吸收奴才血汗而奴才被主子騙術所吸引,主子像屙屎喂狗一樣吐出陳糠舊糧畜養奴才乃為了使奴才交付捐稅、公糧、供品等新鮮勞動之成果,主子之治理或經營能力低下卻如同男子陰莖一樣申述其偉大,此種品行如果活得歲數大那麼便是太過份了;這是學術或宗教之思想體系當中之迷信組織或文閥集團所引導之神話神品而充當士子美譽,乃為了培養對照畜品之奴才,對彭祖長壽之傳說進行推求或研究者乃因主子想永久霸佔王者之高位或奴才想通過死後投胎當主子乃作為騙人騙己之迷信而為合宜妥當之事。

        如果不刻薄品評幼下之思想覺悟而以德能賢品自配於長上之高位,那麼就不該以忠孝悌之仁和貞節烈之義去迫使幼下修身,不該以施捨與恩賜之功勞及主子之名份去治理幼下,不該閑釣領地於神河也不該閑置幼下之腦海,不該以迷信神話去引導幼下宿命,不該不讓幼下忘記侍奉長上,不該不讓幼下擁有人格尊嚴和臉面,安靜於自主自立自強之自由於文明開明之覺悟而不該有最高、最終之頂點界定,那麼社會公眾便都會讚美和遵從公禮。這便是人文公禮其母之道、文之道、君於子之道,這便是覺悟者之人品公德。

        古語云,坦然面對客觀法理、燃燒生命激情於人文繁衍與傳承模式、寂靜自省自律於因果關係、冷淡對待縱慾之獸品和戒欲之畜品,政治思想、方針、政策等方面之道理不該是主子無所作為或禁止奴才有所作為,此乃人文公禮之人權平等,乃人道公德之本質。古語云覺悟者禁止或勸阻於惡因而吉慶和歡樂於善果,公禮之原則規則與規範乃因人權平等而使人際關係平和了,人權平等而人際平和那麼社會公眾便會坦然面對客觀法理而燃燒生命激情於人文繁衍與傳承模式了。平等人權、平和人際、遵循公序、傳承人文,那麼王者法則之私禮當中主子與奴才相互憂慮被禍害之心便不可能合乎人品社會,馴化調教與奸佞諂媚之邪惡風氣便不可能侵襲文明風尚,所以人品公德齊全者乃其精神意志才不會欠缺。

 

        公權社會乃意於人權平等而人際平和。

 

                                                                                                                              

——(完)


評論 (0 個評論)

其它[熱點雜談]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1 12:0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