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論語》四里仁6里現說【二】2019-01-06_21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B1b4oJfkIw&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38
相關文案:
主話題:(六)、里現說【二】
解析:《論語》第四篇:里仁之——
(六)、里現說【二】——子曰:「我(自己,自我,自身)未(沒有,不)見(同「現」:發現,出現,顯現)好(玩弄,喜好)仁(上對下施以關愛)者(之人,這種人),惡(厭惡,憎恨)不仁者。好仁者,無(不可能,不存在)以(在,於)尚(崇尚,注重,還)之(指仁);惡不仁者,其(自己)為(就是)仁(仁之偶像)矣(了),不使不仁者加(添加,增加,加以)乎(於,到)其(自己)身(人之品格和修養)。有(存在)能(能夠)一日用(使用)其(好仁者自身)力(能力,力量;儘力,努力)於(在)仁矣乎?我(自己)未(沒有)見(發覺,發現)力不足(充足,足夠)者。蓋(承上文說明理由,總而言之,所有的,每個人)有(存在)之(這種情況或毛病)矣,我(自己)未(沒有)之(自身)見(反觀,反省)也。」
 
 
即先生講:自身不反省有玩弄仁愛之毛病,卻去厭惡仁愛缺失之人。長上對幼下之仁愛,如果變成喜好,那就會沽名釣譽,那就會把玩仁愛於掌中;既然是玩弄,便不會崇尚,不會敬重遵循,如此,仁愛便成為個人之粉飾及附屬品,被人所利用;那麼接受仁愛之人,便會把感恩之心回饋到施恩之長上身上,歌功頌德、肝腦塗地去報效,這是主人與僕人之關係,這是神與人之關係,這是飼養豢養之授受關係;仁愛與人情、親情掛鉤,仁愛與感恩、效忠綁定;仁愛令長上者沾沾自喜、其樂無窮,而把它作為情感財富及利益債主;因其施而圖報,所圖感恩報恩也,所好於寵物之樂也!
好於寵物之樂,卻吐槽他人無寵物之仁愛,本有所圖、有所喜好,卻憎恨他人之不圖及不喜好;此毛病,在位居長上者身上,多半存在,且不是不自知,而恰恰認為是正確無比、仁愛無比,其被感恩、被效忠、被尊崇、被仰慕、被獻媚、被獻身之心,正確無比、仁愛無比!
厭惡他人無仁愛之心,懷此憎恨之心者,不自覺當中,早已把自己作為仁愛之化身,他人不施仁愛,便是違背仁愛,便是對不起此仁心者,於是乎雖物以類聚,然常人焉有十全之仁?焉有完美之愛?挑別人無愛心不仁慈之毛病,認為別人都夠不上品格與修養,那麼以主自恃之心,寡矣;以神自嬌之心,獨矣。
一日之內拼盡全力欲一蹴而就,越居仁愛神主之位者,與奸佞投機何異?與勢利小人何異?自己一味主觀慾望驅使,不考慮自身條件、出發點及毛病,不顧及他人無奈與需求,其好與惡,焉不出自張狂自大作威作福之心?此劣根性,每個人身上都有,不是自己沒發現,而是不反思自省罷了。
好惡之仁,居仁之位者,毛病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