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解《孟子》二下公孫丑下4(一)

作者:老寒腿7979  於 2025-10-15 09:4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新解孟子|通用分類:子女教育

關鍵詞:孟子

新解《孟子》二下公孫丑下4(一)2021-1-02-20-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SxPwiqpFTg&list=PLIIlVXhpt_DwyTj0dOzvSPjTyttofSe-H&index=81&t=1247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孟子》第二篇(下)公孫丑章句下

        第四章之(一)、——

解析:孟子之平陸,謂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改變)伍(隊列,行列),則去之否(pǐ:閉塞,阻隔不通)乎?」

        曰:「不待(需要)三。」

「然則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飢歲,子之民,老羸(léi:瘦弱;弱小;凋殘;纏繞,束縛;敗壞,損毀)轉於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通「阡」qiān:墓道,墳墓)人矣。」

        曰:「此非(非難,責怪)距(同「拒」:抗拒,違抗)心之所得為也。」

 

 

        即孟先生到邊疆去視察調研而此戰略區域因用武力平定或鎮壓於對領地之攻防而荒廢民生,孟先生對地方最高行政長官或封疆大吏講:「兄台府第門口站崗之兵士,一日三餐要輪流換班,那麼依照不在位即不擔責之規則乃離崗就餐人員還要行使攔阻或把守之職權嗎?」

        長官說:「離崗暫就三餐者不需要履行門衛之職責。」

        孟先生講:「既然依照不在位即不擔責之規則那麼兄台在行政施治方面之輪崗換班情況也是很多了。兵荒導致田荒而使人挨餓度日,兄台所轄下之民眾,年邁弱小者輾轉於困厄之處境,青壯者流竄於四面八方到外地各討生計,百姓苟延殘喘幾乎是走向墳墓而將死之人了。」

        長官說:「因作戰區域之兵荒田荒與人荒而責怪和違抗大局核心戰略規劃者乃得意於個人狹隘私心之言行。」

       

 

        有點無面、有上無下、有末無本、有軍無民、有國無家者乃等同戒欲於自掘墳墓。

        不在高位者不擔公義,國運興衰而匹夫無責。

        大公無私、捨己救人之奉獻者不該是老百姓。

        身處於困厄處境之低位幼下者不可能有家國情懷也不可能承當公民之義務。

        武閥權力之斗、文閥名譽之爭乃似乎貴族棋戲幾番悔而賤民身家幾度劫。

        個人即便是服從集體乃亦不等同於舍小家而顧大家,況且主子個人意志根本代表不了集體利益。

        舉直錯諸枉於公序者乃須建立在長上高位者對其幼下低位者仁愛之基礎上,乃因為幼下之低位者可以且不必須秉以公心。

         維護公序不可捏造客觀事實以侵害人權為代價否則便是製造私序。

 

                                                                                                                                           

        ——(完)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9 05:5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