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解《論語》五公冶長5冶佞說

作者:老寒腿7979  於 2025-10-9 17:2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新解論語|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論語, 孔子

新解《論語》五公冶長5冶佞說2019-01-17_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8lJKgqoshM&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53&t=1732s



 

相關文案:

主話題:(五)、冶佞說

解析:《論語》第五篇:公冶長之——

 

(五)、冶佞說——或(某人)曰:「雍(和諧:配合得勻稱和恰當;雍容:文雅大方,從容不迫;人名乃誤讀;指女子雍容,母儀高雅)也仁(上對下之仁愛)而不佞(下對上之慣於用花言巧語獻媚;有才智,小聰明;不佞——自謙之辭)。」子曰:「焉(哪裡)用(需要,用處,使用,因此)佞?御(上對下驅使,使喚;抵擋)人(幼下之人)以(因為)口(生,養)給(供給,給予;交與,付出),屢(屢次,多次)憎(厭惡,恨)於(被)人(指幼下)。不知(掌管,把握)其(上對下)仁,焉(怎麼會)用(使用,採取)佞?」

 

 

        即有人講:貴為人母者,自當雍容高雅、儀態大方、從容自若,不能如女對男一般示下,那是下對上之巧言獻媚與哄騙,不能對幼下耍小聰明,那會有損母儀之端莊。

        先生講:哪裡需要哄騙?如果身為母親,因為生養了兒女,就像飼養禽畜及豢養寵物一樣,去驅使和喚用,便會常常被其幼下厭惡;頂多是這種情況,上下定位在那裡,有必要獻媚哄騙嗎?又不是平輩男人和女人?也不是對自己長輩和領導?

        為人母,自上對下施以仁愛,把握住自己身份與定位,讓子女感受到陽光之溫暖、雨露之滋潤,這才是客觀常理,何來下對上之巧言獻媚呢?

        道理雖明顯,然而現實生活中也確實存在錯位亂位之現象:母親因望子成龍心切,或重男輕女之偏心,或因離異、流離等客觀局限而致情感依賴過重,不經意中把子女托舉過高、所受過重,而使其滋生乖戾性格;導致叛逆之心僭位,為母者護犢情深而甘居其下,奴性理念造成牛馬心態,謂之可憐天下父母之心也;其人倫顛倒而致使母佞其兒也!

        天下兒女若被其母作為馬牛,母過之而非罪也,可讓之、避之、逃之、自由之,其頂多是常理偏差;而天下母親,若被其兒女視為馬牛,乃兒女之罪而萬死莫瀆也,天不容、地不容、神不容、鬼不容、世人不容,其一定是人倫顛倒而必遭現世報應!

 

                                                                                                                                   

——(完)

評論 (0 個評論)

其它[熱點雜談]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9 17:3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