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論語》五公冶長26冶志說2019-01-29_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W6ipnbVvpM&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65&t=906s
相關文案:
主話題:(二十六)、冶志說
解析::《論語》第五篇:公冶長之——
(二十六)、冶志說——顏淵(人名),季路(人名)侍(侍候人之差事,底層員工,侍從,實習生)。子曰:「盍(何不)各(不止一個,且彼此不同;各自)言(說一說,講一下,發表見解)爾(如此,這樣;這,那)志(志向,志願;記,文字記錄;稱輕重,量長短多少;心得,感悟;掂量,評估)?」子路(同學)曰:「願(當時所想,切實感受;願望,願心,願景;老實謹慎)車(拉車)馬(馬匹)衣(穿衣服,及物動詞)輕(數量少,程度淺,裝備簡單;輕率,輕視)裘(毛皮衣服)與(和)朋(同類倫比)友(朋友,相好;親近,有友好關係;周邊同伴、夥伴)共(同「供」:敬奉,供應,供給,提供),敝(破爛,弄破、磨破)之(指「裘」)而(卻)無(沒有)憾(失望,不滿足)。」顏淵(人名)曰:「願無(沒有,不)伐(砍,攻打;這裡非指自誇,與文義不符)善(善良;擅長;友好)無施(給予,施行;強加)勞(勞苦,疲勞)。」子路曰:「願(願望、願景)聞(弘揚、發揚,使有名望)子(讀書人)之(書本,經典,教義)志(記載,見解,評估)。」子曰:「老(老年人)者安(安定,滿足;適合於工作及生活環境;平安)之(自身境遇、現狀),朋(同類倫比)友(周邊同伴,人際之參照)信(聽憑,隨意,放任;相信,信奉)之(所處環境際遇中他人之言行),少(年紀輕;這裡指女子)者懷(腹中有胎)之(身孕)。」
即顏淵和季路兩位同學都找了一份基層工作,屬於服務類行業性質;於是自己感覺很是委屈,便相約到先生那裡吐槽訴苦,認為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相差太遠,所學知識根本用不上,而且聖賢之經典教義於井市當中被惡小奸賴抨擊和詬病,文人處處受人欺負;自我感覺不只是懷才不遇及生不逢時之問題,而是學而無用、越學越傻之問題,求老師給出個說法。
先生講:如此說來,那麼二位就說一下你們各自之心得、感悟、評估及見解吧?
路同學先說:他在工作當中,為人服務,被呼來喚去,勞碌奔波,就像馬拉車一樣,馬身上長著又短又淺之皮毛,被僵繩套帶磨得破爛不堪,毛都掉了,露出皮肉;儘管如此,同行夥伴還都爭搶著往前跑,所謂業績,不過是伺候供奉主人為其賣力而求得些許賞賜罷了,主人輕視之眼光、輕率之鞭策,無不定位者主僕之身份;但是小夥伴們卻似乎對此毫無怨言,心安理得,業餘之時,洗去一身臭汗然後到路邊攤胡吃海塞,k歌時鬼哭狼嗷、震天動地以彰顯英雄豪邁;每當此時,總感覺自己是一匹暫時被卸下僵套之牲口,身上那被繩索勒磨所致道道無毛皮肉印記,好似囚犯額頭之罪烙,其屈辱之心油然而生。
隨後,顏淵同學說:但願,沒有欺負老實人之現象,沒有玩弄良善、攻擊優勝者之人,沒有利用、算計、挑撥友好、以及嫉賢妒能之舉,也沒有強加任務和工作量、施行奴役之事;何為「但願」?即——但是,那只是一個美好虛無之願望而已。
路同學又說:是也,只是願望;弘揚思想和道理,使讀書之問教求道能在世間蔚然成風,使公眾都有所信奉,使公義公權之公理為人們所尊崇,使讀書人有名望、被敬重,這只是一種主觀願望罷了。
先生聽完彙報之後,沒有做正面回答,只是悠悠列舉了三種人:一是老邁垂死之人,貪生怕死,但求平安而苟活於世,其對於自身眼前之境遇,有如戴著放大鏡看世界,草像樹那麼粗那麼高,螞蟻像豬那麼大,垃圾箱里全是寶貝,這就是老小孩,其胸懷、見識、魄力與追求全無,基本處於宿命與逍遙快活狀態;二是身處群類當中,其從眾心理、互相參照、依賴而至放任、聽憑之隨意,完全沒有自我、本我和本心,自無主則不信主,則無神無道無法也,其烏合之眾,隨波逐流,芸芸旅生,草木一秋;三是少婦懷孕,女人如花,人世精華,且又身兼母性之大愛,傳遞生命而不惜奉獻自身之所有。
結論是:最美好者,擔負承載最重,自身捨棄也最多;現實意義最大,人生價值最高。
子文公冶長,萬世千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