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論語》六雍也4雍請說2019-02-01_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KUkvq53yTE&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68&t=1622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四)、雍請說
解析:《論語》第六篇:雍也之——
(四)、雍請說——子(子女)華(繁盛;人名乃誤讀)使(負有使命之人)齊(齊家;成家自理),冉(慢慢地;人名乃誤讀)子(兒女)為(對,向)其(自己)母(娘家,父母家)請(敬奉,花費錢財上貢)粟(穀子)。子(先生)曰:「與(給)之(你,你們,指兒女)釜(鍋)。」請(貢品)益(增加;指越送越多)。(先生)曰:「與之庾(露天穀倉,指倉促搭建之糧囤)。」冉(慢慢地)子(兒女)與(給)之(先生)粟五秉(容量單位:合十六斛;十斗或五斗為一斛)。子(先生)曰:「赤(忠誠,赤城對待)之(兒女)適(恰好)齊(齊家,當家作主)也,乘(拉車,用車拉著)肥(肥大,肥胖)馬(馬匹),衣(穿著,穿衣服;及物動詞)輕(數量少,程度淺)裘(毛皮衣服)。吾(我們,身為長輩者)聞(聲譽,名望)之(在這方面)也,君(上對下、長對幼施以仁效)子(幼下)周(普遍,全;完備,周到)急(對他人施以援助,幫助別人解決困難)不繼富(繼富:繼——接續,富——財產,資源;指沾光,借兒女光,享受兒女之敬奉)。」
即先生家裡,子女長大,各自都成家立業,頂門立戶而分開單過。慢慢地,兒女們本著孝敬之心在秋天收穫季節給父母家送來糧食。一開始,先生說,給你們一口鍋,放鍋里就行了。可是隨著越送越多,先生說,那就在場院里搭建一個臨時露天穀倉,放到那裡去吧。後來發現那裡居然有糧食百八十斗。
先生慨然對兒女們講:身為老人,當初齊家都是誠心誠意為兒女奉獻所有,說是當家作主,而事實上恰好相反;作為一家之長,名義上好像是趕車之主人,實際上,這個主人卻在拉車,車上一群肥胖小馬駒,長輩才是那被韁繩套帶磨得身上沒毛之老馬啊!
我們身為長輩者,之所以被晚輩尊重和敬奉,其名望之所在,那是因為長上對幼下其完全徹底之仁愛,急兒女之所急,如果有能幫助到兒女之處,寧可捨棄自身所有之一切;而不是把兒女養大,像豢養飼養寵物及禽畜那樣為了借光沾福而貪圖敬奉之富貴。
可憐天下父母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