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解孟子第三篇上滕文公章句上5(一)【二】

作者:老寒腿7979  於 2025-10-3 06:3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新解孟子|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孟子

新解孟子第三篇上滕文公章句上5(一)【二】

視頻講座:

         




相關文案:

主話題:《孟子》第三篇(上)滕文公章句上

第五章之(一)、——【二】

(續)——孟子曰:「吾(抵禦)固(同「痼」)願(恭謹)見(希望,打算),今吾尚病,病癒,我且往見,夷子不來。」

他日,又求見孟子。孟子曰:「吾今則可以見矣。不直(道理),則道不見;我且直之。吾聞夷子墨者,墨之治喪也,以薄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豈以為非是而不貴也?然而夷子葬其親厚,則是以所賤事親也。」

徐子以告夷子。

夷子曰:「儒者之道,古(同:「故」)之人(同「仁」)若保赤子,此言何謂也?之則以為愛無差等,施由親始。」



即有讀書人墮落為文賊文痞乃經由緩慢打通人際關係者向孟先生尋求引見。孟先生回話:「抵禦惡果之報應乃殉教徒對自身之痼疾懷有僥倖心理而恭謹拜請大神以打算被赦罪賜福,而其事實上所抵禦者乃匹配獸畜品性之毛病,疾病或毛病乃痊癒於自身由本性到習慣到行動到觀念之尋因溯源而後自省自律其因果關係乃自我改變於修身、涅槃、辟穀、煉獄,自我本我本心須歷時經久前往高位表率士子人品之自主性,文賊文痞不可能返回其惡因處反省自身。」

另外某一天,文賊文痞再次經由緩慢打通人際關係者向孟先生尋求引見。孟先生回話:「抵禦現實惡果者乃依照赦罪賜福原則而適於去拜大神了。獸畜品性者不會去擺事實講道理,動物王者法則所奉行其臣子之道、奴才之道、小人之道也不可能表率或體現人品之自主性;而自主之人品者乃歷時經久於自省自律而直面客觀因果關係。因抵禦人品而聞名之專家學者乃讀書人墮落為文賊文痞,讀書人以統治者身份出現便是文閥乃都是喪失人品人性之獸畜品性,獸畜品性者都是用輕賤人品人性而作為其臣子之道、奴才之道、小人之道;文賊文痞以其奴化之思想去改變冠禮與履禮之上下關係,難道說之所以客觀公序所設置之冠上履下關係被統治者主觀臆想為履上冠下關係是因為帽子沒有鞋子地位高或是人沒有動物尊貴?如果是這樣那麼文賊文痞應該把動物當作父母雙親而養老厚葬,那麼依照上下顛倒原則而主觀臆想乃文賊文痞亦應該將其父母雙親當作品質低下之動物去侍奉。」

緩慢打通人際關係者陳述以上孟先生之言辭給文賊文痞。

文賊文痞說:「文化學者乃應遵循文之道、母之道、君於子之道,所以其仁愛理念應該像母親保護初生嬰兒一樣保全衣冠獸畜,為何要如此言辭激烈去批判不自主之弱者呢?這仁愛原則乃在於普遍且廣泛奉獻愛心而不該有差別或等級,履禮之施捨與恩賜便是因循父母雙親和動物一樣被作為感恩回報之開端。」



普度眾生乃被作為效死殉身之開端,

積德行善乃被作為赦罪賜福之開端。

標榜愛心者包藏獸心,

炫顯感恩者馴教牲畜。



——(完)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1 02:1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