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論語》六雍也9雍善說2019-02-10_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UCENizFaUw&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71&t=1372s
相關文案:
主話題:(九)、雍善說
解析:《論語》第六篇:雍也之——
(九)、雍善說——季氏(季氏:士大夫望族)使(任命,派遣)閔(先生)子騫(高舉;同「搴」——拔;同「褰」——撩起、揭起衣服帳子等;這裡指公益慈善事業主管,記者,公益主持人)為(擔任)費(花費,耗費;這裡指布施,花錢搞慈善)宰(主管,主持)。閔子騫曰:「善(善舉,善行;公益慈善活動及項目)為(為了)我(自己)辭(優美語言)焉(同「於是」,指在這方面,在這件事情上)!如(如果,假如)有(領有,存在)復(轉過去或轉回來;這裡指觀念迴轉,由原來坐北朝南轉向背南面北;指自省,回溯自身過往及上溯歷史鑒古喻今)我(自己;指自我、本我、本心之發現和覺悟)者(之情況,之人),則(那麼)吾(我,我們)必(勢必,一定,必然)在(在於,決定於)汶上(汶上:汶——水名,山東大汶河;上——向上,往上;這裡指使河水上行而倒流)矣(了)。」
即閔先生一直從事公益慈善活動,仗義執言,主持公道,類似於記者或公益主持人身份;於是季氏家族想聘請他擔任這方面主管,花錢搞慈善,季氏認為慈善活動就是花錢布施,扶危救困也就是分發食品和衣物等生存生活用品那麼簡單,就像保護低級生態圈子當中禽畜一樣,把難民圈在一起,給以養護。
閔先生對此慷慨陳詞,他說作為季氏大家族,您家確實具有布施之實力,對底層困苦者施以仁愛之心,我們也表示尊敬;但同時您不覺得您這種高高在上之善舉,恰像是在施捨餵養禽畜嗎?貶低他人而不自覺當中把自己抬得太高,被當成活菩薩或救世主、被恩賜等此類美贊,一定也是您欣然領受且心安理得之追求吧?錢,您花了;功名,您得了;被眾人朝拜,立祠堂牌坊其香火不斷,也一定是您做此事之初心吧?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布施餵養之慈善,那是您為了自己所作冠冕堂皇之文章;您這樣做,無非是粉飾自己一個「大善人」、「活菩薩」形象,想為自己撰記行文以達到流芳百世;那麼請仔細想一想,您所佔位置及面向之角度,那是面南而背北,您所追求這些功名加身,同樣也和那些底層困苦者一樣,祈盼被仁慈關愛,享受陽光和雨露;不過區別在於,人家所缺者,乃衣食;而您所圖者,乃心裡安慰,乃精神之滿足和依賴罷了。
豢養和飼養者,其主子之心,乃有所求有所得,其所乞所盼,同樣乃奴才之心也!
如果想通過這種慈善活動,使自身成為真正仁者,那麼我們所做之事,無異於想使河水倒流!
如果想通過餵養之布施,能夠使民眾覺悟,使自己自救自立,那還要書齋寺廟幹什麼?所謂仁愛之普渡,乃神佛道主之唯一且貫通,請一百八十度轉身,舉頭向北,仰望蒼穹,那極高遠處,北斗星陣拱衛之北極,乃極頂之覺悟。
仁者施仁於人,乃為使人成仁。
主者渡罪於奴,乃為使奴做主。
自瀆者,大善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