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解《道德經》13寵辱說

作者:老寒腿7979  於 2025-10-2 07:0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新解道德經|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關鍵詞:道德經, 老子

新解《道德經》13寵辱說2019-07-02-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6nqCFeVbBM&list=PLIIlVXhpt_Dy1x7Q9pIjlghvRlV9RHKNb&index=14&t=2716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寵辱說

解析:《道德經》第十三章——

     寵辱說——寵(寵愛,偏愛)辱(恥辱;使受恥辱;玷辱;謙詞,承蒙)若(好像;如;如果;你)驚(由於突然來之刺激而精神緊張;驚動;騾馬因害怕而狂跑不受控制),貴(價格高,價值大;評價高,值得珍視或重視;以某種情況為可貴;地位優越;敬辭,稱對方有關事物)大(比較大;大小;程度深;排行第一;年紀大;敬辭;父親;伯父或叔父;同「太」:高,大,極,最;身份最高或輩分更高;同「泰」:平安,安寧)患(禍害,災難;憂慮;害病)若身(身體;生命;自己,本身;人之品格和修養;物體之中部或主要部分)。何(什麼)謂(叫做)寵辱若驚?寵之為下也,得(得到;演算產生結果,結局,因果;適合;得意;完成)之若驚,失(失掉,丟掉;沒有把握住;找不著;未達目的;改變常態;違背,背棄;錯誤,過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也,及吾無身,有何患?故貴為身於為天(公禮)下(自上而下),若可以托(手掌或其他東西向上承受物體;托子,類似托子之東西;陪襯;委託,寄託;推託;依賴)天下矣;愛(對人或事物有很深之感情;喜歡;愛惜,愛護;常常發生某種行為,容易發生某種變化)以身為天下,女(女性;女兒;二十八星宿之一;同「汝」:你)何以寄(託人送遞,郵局送遞;托,寄託;依附別人,依附他處;拜認親屬)天下?

 

 

       即被抬舉或貶低,會使你一時無法接受而不由自主;初登久於珍視之高位,會使你感覺居高而涉險。那麼何種境遇之突發刺激讓你緊張呢?寵愛與偏愛乃因為把你作為幼下也,而長上若對其幼下施以馴化和調教者,即是主子與奴才關係也;奴才順從主子,其理性之自尊和臉面一時無法接受,而奴才違背主子,其感性之依賴與仰仗一時無法接受,此即奴才之既屈辱又寵幸之難受地位。怎麼講久貧乍富而久賤乍貴之難以把持自己呢?我們身處境遇之所以存在重大風險隱患,就是因為在高位;居其高而必守其公,我們每個人都與生俱來而帶有先天劣根之慾望,是慾望之私心使得個人品質不配於公位,那麼如果我們能夠有效克制慾望做到自身約束且時刻反省檢查並持續下去,又何必擔心會掉下來摔著呢?結論是要把自我本我本心放在首位之制高點,尊崇公禮其神佛道主、公義公權公道、客觀法理於冠冕之上,再自上而下去效法仁愛與幼下,那麼你自身便適合用來托舉公禮於上行下效之表率了;仁愛便是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其效法公禮與幼下;母之道、文之道、君於子而使子君之道,怎麼會上面人自己不遵循其原則、規則與規範而轉手遞送讓下面人去執行呢?長上做不到或根本不去做卻只讓幼下去做,那不就是私禮嗎?

 

        私慾之中,無論是高位之主子還是低位之奴才,都是擔驚受怕。

 

                                                                                                                               

——(完)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 08: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