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解《論語》六雍也15雍伐說【一】

作者:老寒腿7979  於 2025-10-1 21:4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新解論語|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關鍵詞:論語, 孔子

新解《論語》六雍也15雍伐說【一】2019-02-13_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AgY5yAbGYQ&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75&t=851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十五)、雍伐說【一】

解析:《論語》第六篇:雍也之——

(十五)、雍伐說【一】——子曰:「孟(兄弟排行次序當中代表最大;指諸侯爭霸)之(各地諸侯)反(顛倒,方向相背;對立面轉換,翻過來;反而,相反地)不伐(討伐,攻打),奔(奔走,急跑;朝,向)而(到)殿(高大房屋;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處所),將(將要,快要,即將)入(進入)門(宮殿大門),策(趕馬工具,棍子)其(自己胯下所騎)馬(馬匹),曰:『非(錯誤,不對;不合於)敢(勇氣,膽量)后(君主)也,馬(騎馬;在馬上)不進(進入;闖入)也。』」

 

 

        即先生講:諸侯割據,本是手足兄弟,互相討伐,爭端不已;黎民陷於水火,天下大亂,干戈不止,你一拳我一腳,由割據變為拉鋸,無非是爭個誰大誰小,地還是要有人去種,作坊和買賣總要有人去做工和經商,田地和城池也都需要人去管理,疆土也要有人去守,把對方打死了,你還是要委派其他官員去任職,該封王封王,該封地封地,因為君王一個人管不過來這偌大江山,一切干戈無非是爭個誰是老大罷了。

        所以說打差不多就得了,最好別打;我們不妨細想一下「伐」與「閥」這兩個字其區別在哪?前者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即便是打贏了也就是再派一個小弟到那個領地去做王,你作大哥不可能把所有權力都攥在自己手裡,還是要分封派發下去;而另一個「閥」字,卻是指在某一方面有支配勢力之人或家族,這便是文治,非「伐」 之武鬥,所以說無論到任何時地,文治都要高於武鬥,攻心大於攻身;能打得過小弟不一定能當好大哥,你今天把小弟打趴下,明天小弟也同樣把你打趴下而他當大哥;這樣一來,便沒有大哥,整個一群狗咬狗烏合之眾!

        另外,「闖」字怎麼寫?這個字很是說明問題,都打到人家宮殿門前了,是趕盡殺絕永除後患,還是網開一面留之以用,這是衡量作為大哥者,其品質之標準;騎馬進門,那就是闖,闖進去,便是大開殺戒,滅族亡國;因為鞭策坐騎,馬作為牲口都不會踐踏府宅,勝負上下既然已定,那麼大哥也就不該與小弟搶下位了。

        「閥」者止於門外,使反之,對立面轉換,翻過來,由敵對變為兄弟;伐而不闖,反敵我為兄弟,乃為閥,乃真孟者也!

事實之歷史證明:王朝更替不過是公與私其二者反覆之制衡,小人亂世而使天下紛爭,所謂群雄者,多為一己之私而貪享獨大,結果誰也坐不了江山,最後被德能賢者收場。

        隨時代發展及人文進步,人們已然清楚發現,不容前朝王室者,必無君懷天下之公心以及定國安邦之信心。

為王做主者,不在於討伐征服,強權只可橫行一時,有壓迫即有反抗,此消彼長互斗不止,私慾不過是背北面南者其狼性罷了;轉身、懷公、安民,容下恤下方為主之道;轉身,與宮殿前門齊向北,和紛爭,少塗炭;為主者,可相容融,如佛之報身,和而不同;那麼反之,不容他主者,即便取而代之坐在君王位置上,不轉身面北而心懷公義大道,也會很快被後來者趕下台。

 

        坐南朝北,孟者雍也!

 

                                                                                                              

——(完)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 21:4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