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論語》六雍也18雍勝說2019-02-14_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6lzFDeC36s&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77&t=955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十八)、雍勝說
解析:《論語》第六篇:雍也之——
(十八)、雍勝說——子曰:「質(性質,本質;質量;本心,自我,本我;引義為神佛道主)勝(能夠承擔或承受;承載;迎合,符合)文(文之道,指上對下之仁愛)則(規則,規範)野(指不當政地位,跟「朝」相對;蠻橫不講理,粗魯沒禮貌;不受約束),文勝質則史(歷史,掌管記載史事之官員;過往而不合時宜,敬奉而不直接效法;迷幻、臆想、揣度之崇拜,這裡指盲信)。文質彬彬(彬彬:形容文雅;言談舉止溫和有禮貌,不粗俗;合乎規範,高尚。樹木整齊挺拔而層次分明,高高在上而自身不失其規範,比喻原則性仁愛之效法),然(這個樣子)后(君主)君(上對下,長對幼施以仁愛效法)子(指幼下,有文化有修養之人)。
即先生講:神佛道主乃萬物之核心本質,德能賢品皆出於本我本心;如果用自我品質去承載上對下之仁愛,那便會牽強附會、好大喜功而文過飾非;追求歌功頌德,把仁愛放在功績之上,那是對不當政地位其公眾之欺騙與愚弄,使盲從;猶如朗日高懸,光芒四射,七彩炫目,凡事現以色,清楚明白;然而,太陽之起落,色彩之變換,使公眾信之形而不得之實、循其表而不究其里、逐爾末而未執爾本;陽光不照廟宇舍內,其恩澤之教化,無非使下層公眾愚忠愚孝愚貞愚義也,光耀者愚於野。
另一方面,如果用仁愛去承載品質,那便會置品質於仁愛之上,功績高不可攀,神佛道主與大眾脫離,使不可效而無法效,那是對先人之敬奉,那會神化歷史給過往功績披上炫彩外衣使不可考而無從考;其似弦月鉤吊,美崙美奐,迷濛薄霧罩人眼,使臆想、使揣度、使懷戀、使盲信叩拜、使人神分離、使心身分離;如此,則先人為鬼而長上為神,其不可追不可攀,則史與今斷層無以效,則上與下固化不可進;書本文撰,史也;迷幻者,奴於史。
白天,只認衣服不認人,下看上,功名在上、利益在上、現實階層在上;北看南,廟門在南、殿門在南、富貴等級在南;野對朝,不當政對當政,其所見完全在於地位而非在位之人。
晚上,脫下衣服不是人,死者作鬼,夢裡為神,猜想臆想加妄想,撰考論評編著典,天堂地獄,凡俗皆罪;唯恭敬而無腦,投地而無抗,皈依之、膜拜之、敬畏之而至無我無心;脫離現實而落後於時代,封閉於對鬼神之膜拜,此活死人,此宿命之盲信,其所念非人而置自身於非人地位也。
位在朝當政者,身為長上者,自身有主者,懷自我本我本心者,其神佛道主唯一而不兼二,貫通而不自封;其所見質與文、表與里、位與主、黑白日月往複陰陽者,皆背北面南而由下看上之角度;北極彬彬,原則自我而規範他人,其報身有等級而法身唯一,自主、家主、國主及天下主有階層,而主之本義貫通唯一。
自律者自高,自主者主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