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講座:
相關文案:
主話題:《孟子》第三篇(下)滕文公章句下
第九章之(三)、——【二】
(續)——楊氏為我(表示親密之間),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公明儀曰:『庖有肥肉,廄(jiù:馬圈,馬棚)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piǎo:同「殍」:餓死之人),此率獸而食人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將(供養、奉養)相食。吾(抵禦)為此懼(警惕),閑(柵欄,隔離;防止,限制)先聖之道,距(同「拒」)楊、墨,放淫(浸潤擴散;邪惡)辭,邪說者不得作。作於其心,害於其事;作於其事,害於其政。聖人復起,不易吾言矣。」
即孟先生講:「神獸王者不會擔當仁愛之公義,此類文閥武閥罷卻冠禮聽任履禮,止歇士子人品而橫斷人文主張,揚棄公位公權及朱紅筆批、玩弄文化藝術及精神文明乃迷信私禮之言論充斥於王法家天下,履禮自上而下所宣講之學說或主張,乃如同一條褲子之兩條腿乃如果不歸屬於揚棄公位公權之私禮那麼仍然依照動物王者法則而歸附於玩弄精神文明之迷信。私禮之體系乃人與人之關係是管理和被管理或吃與被吃之關係而一如主人與禽畜之關係實如食肉動物與食草動物之關係,其意識理念乃沒有公位公權之主旨或綱領;迷信之體系乃把施捨恩賜與感恩回報兼并合一而去假借冒充仁愛乃意於以自虐戒欲方式打造殉教徒使甘願犧牲而無私奉獻於神話世界,其觀點立場乃沒有人文授受之師表或父率。如果衣冠者沒有人文授受觀點也沒有公位公權理念,那麼其思想品質便等同於飛禽走獸或家禽家畜。公位表率者講:『富者之廚房裡存著肥美肉食,貴者之馬棚里養著肥壯力畜,而貧賤者處於飢餓之狀態,荒郊野外可見被遺棄之餓殍,此時若有衣冠獸品者充當主子餵養飢餓者便可能率領眾奴才造反而如同順由猛獸去吃人。』揚棄公位公權之私禮、玩弄精神文明之迷信所推行其臣子之道、小人之道、奴才之道如果不息止,那麼深諳學問者所倡導其文之道、母之道、君於子之道便不會有顯著社會功效,迷信私禮所包含之險惡用心乃以怪力亂神之說教與調教宣揚神話動物世界而污衊公眾人品為畜品,向奴才和殉教徒之思想當中充滿及填塞忠孝悌貞節烈之假仁假義。假仁假義充填塞滿衣冠畜品之頭腦便轉換為愚人愚義其效死殉身之犧牲精神而發作野蠻之獸性,依照王者法則乃冒充主子之獸品帶領獸性發作之奴才去吃人,衣冠者其供養與奉養之主奴關係實乃動物王者法則之互競相殺關係而人間亂世便是主子們互相爭城奪地、奴才們爭名奪利、主子與奴才爭位奪權於互相鬥法之吃食滅絕形式。抵禦那些冒充衣冠者之獸畜而警惕其迷信私禮,隔離且防範那些先天優越神聖之等級制度其臣子之道、奴才之道、小人之道,抗拒且阻擋那些揚棄公位公權者和玩弄精神文明者,放逐那些邪惡侵浸其獸鬼畜魅之言辭,使那些怪力亂神之說教所鼓吹之神話動物世界在人類社會之意識領域得不到興起。迷信私禮乃興起於人之慾望亞心次心,主奴關係乃禍害於侍奉與被侍奉;奉養與飼養關係乃興起於施捨恩賜與感恩回報之情感訛詐及道德綁架其所謂功德事業,感恩並仇恨乃禍害於管理與被管理。覺悟者一再發起自作主之人品,乃不改變決心於抵禦文賊文痞其獸畜謗言。」
仇恨與感恩乃同一事物之兩個方面,社會現實究竟在淪喪及鞭打怎樣之道德?冷漠與狂熱皆透出吸食精神毒品之殉教徒其既興奮又抑制之扭曲心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