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莊子》二十二天下4下離說【二】2020-09-27-20-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WY61fwHk40&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330&t=1222s
相關文案:
主話題:下離說【二】
解析:《莊子》二十二、天下之——
(四)、下離說——(續)
墨子氾(fàn:同「泛」)愛兼利而非斗,非道不怒;又好學而搏,不異,不與先生同。
毀古之禮樂:黃帝有《咸(xián)池》,堯有《大章》,舜有《大韶(sháo)》,禹有《大夏(同「廈」)》,湯有《大濩(huò:雨水從屋檐向下流之樣子)》,文王有《辟雍》之樂,武王、周公作《武》;古之喪禮,貴賤有儀,上下有等,天子棺槨(guǒ:同「槨」:古代套在棺材外面之大棺材)七重(chóng),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獨生不歌,死不服,桐(tōng:輕佻通脫;同「通」:通達;桐棺tóng
guān——薄葬)棺三寸而無槨,以為法式。以此教人,恐不愛人;以此自行,固不愛己。未敗墨子道,雖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樂而非樂,是果類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hú:觳觫húsù——害怕恐慌之樣子,牛;què:簡陋,弊陋;節約,簡樸;腳之背部;通「斛」hú:量詞,一觳是周制之一斗二升;同「確」:貧瘠,貧乏;同「角」jué:比試,較量,角逐);使人憂,使人悲,其行難為也;恐其不可以為聖人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雖獨能任,奈天下何?離於天下,其去王也遠矣!
即迷信私禮之作品便是使戒欲或被戒欲乃反對頭腦有思想之快樂也反對身體有自由之快樂,乃命名叫做主子節約身體之用度而奴才節約頭腦之用度;奴才活著不歌唱身體之自由,主子死了不服從靈魂之泯滅。由學問及讀書識字之能力所派生之文閥乃假借宗教與文化而宣揚迷信和私禮乃推行使戒欲或被戒欲於自虐乃愛心泛濫於無私奉獻兼具下對上、小對大、低對高、弱對強之供奉便利和利益而責備奴才之抗爭,臣子之道、奴才之道、小人之道便是戒欲於無生命力之怒放也不對所遭受之欺騙、壓迫和剝削感到憤怒;還有主子合宜於通曉縱慾之學說而奴才妥當於博取戒欲之效仿,奴才自虐與被虐沒什麼不同而主子自傲和被傲也無區別,主子之畜性不與其天生之獸品同步而奴才之獸性也不與其天生之畜品協調。
被文閥所誹謗之國家禮樂乃自古便體現人類文明:無神論者呈現孕含普遍道理之池凹祭器乃承載人文繁衍與傳承模式之種子形式,堯帝呈現以遵循客觀法理為第一章程之科學理念,舜帝呈現自主者開創人類文明自由空間之美好,禹帝呈現居於長上之高位者對其幼下施以仁愛之效法於表率其如廈覆之蔭庇,湯帝呈現以水流延綿喻作客觀因果關係為第一公序而自省自律,文王帝呈現開闢母之道、文之道、君於子之道而成為國家禮樂之先驅雛形,武王帝、周公教主創作周禮乃開啟人文禮儀武步之規範;被文賊文痞所讚譽之私家禮樂乃自古便體現王者神品於私祭之喪葬禮儀,死者身份高貴與低賤乃所展示之儀式界限分明,居於長上之高位者和處於幼下之低位者之間存在等級固化之禮節,公爵墓地乃從棺材外面之大棺材到墓室到陪葬室再到殉葬侍衛室又到地宮守衛室及陰都環防甬道至地表建築等乃多達七級層次,侯爵五級,伯爵三級,子爵二級。現在那些由學問及讀書識字之能力所派生之文閥卻唯獨效法奴才活著不歌唱身體之自由、主子死了不服從靈魂之泯滅於私禮,賤民或殉教徒之棺木及安葬儀式輕佻通脫於薄葬乃表示瀆罪超脫之意,乃用這種方式宣揚宗教迷信其所謂投胎轉世之法力並衛護王道私禮其所謂先天優越之等級。用迷信加私禮去馴化調教奴才,唯恐奴才不熱愛主子;用鬼品兼畜品使奴才自願排行於下等之賤位,使奴才冥頑鄙陋於既不愛惜自己活著之身體又要虐殺死後之靈魂。未來社會之文閥因相伴隨行於公禮乃其歪曲、篡改、冒充之門道不可能徹底敗落或被消除,即便如此,奴才歌頌腦殘之自由並非歌頌身體之自由,主子哭訴軀體之死亡而並非哭訴靈魂之死亡,奴才精神之安樂乃不合於主子肉體之享樂,奴才精神之安樂與身體之遭罪能夠類同嗎且主子外表之神品與實質之獸品能夠類同嗎?奴才活著乃身體勤於勞作,奴才死了乃靈魂殉於薄葬,王道乃主子表面上精神安樂無為而實際上肉體享樂無度或者是表面上身體儉樸殉教而實際上思想專制殘暴;神品之迷信讓奴才憂愁於戒欲,獸品之私禮讓奴才悲哀於腦殘,事實上無論是殉教徒之戒欲行為還是比照牲畜之腦殘行為乃對於人類來講都很難做到;恐怕主子那些神品無為並獸品享樂或者是神品殉教並獸品專制其馭人之術都不適合用來作為人品之公道,違反公禮自上而下之人文繁衍與傳承模式其仁愛之核心內涵,王者家天下不可能承受自主之自由。由學問及讀書識字之能力所派生之文閥即使能夠獨自耐受精神安樂無為或身體儉樸殉教而擔任神仙救世主,又能把私家天下之衣冠禽獸怎麼樣?離開神品迷信之幻境,私禮之獸品以動物王者資質扮演衣冠主子便是遠遠不夠資格了。
取下神品之光環,主子離不開獸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