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論語》八泰伯9泰知說2019-03-10_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ik2wjLLshU&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100&t=1087s
相關文案:
主話題:(九)、泰知說
解析:《論語》第八篇:泰伯之——
(九)、泰知說——子曰:「民(每個人)可(適合)使(負有使命擔當)由(順隨,聽從;歸屬;憑藉)之(自我,本我,本心),不可使(派遣,支使;承受;驅使,使用)知(主管,把握,掌控)之(思想意志)。」
即先生講:芸芸眾生,黎民百姓,社會公眾,每個人都適合負有使命擔當,都肩負社會責任和公民義務,以國為家,崇尚公權公義,天下為公而並不是屬於某個人私有權力,民為重、官為輕而社稷為大,順隨自我本心而自作主,進而一以貫通,主家主國主天下;國民當家作主,以主人之理念去看待國家、社會及公權,以公心去抵制個人私慾,那麼社會文明便會向自省自律之覺悟去提升和邁進,主人翁意識便是公民素質之良好體現,這也是所有宗教思想之共同內涵,也是人類文明發展其必然之走向。
與之相反,私權獨裁社會,愚弄、欺騙、麻痹大眾,把百姓作為沒有思想之牲口,驅使奴役而使為之提供服務,為了維護其統治地位,讓老百姓都不能自作主才好,他在上面做主子,下面互相勾心鬥角、猜忌、傾軋、仇視、撕殺,他把水攪渾、挑撥離間而最後漁翁得利,大家都向他求助,都請他主持公道,都依附於他而做他身下之奴才;在昏君貪官眼中,老百姓全是草民,亦如人和禽畜相比,草民不能有覺悟,自己管不了自己,草民不能有知識有文化,不能考慮國家大事,不能揣度聖上之意,不能監督領導施政,低頭幹活做貢獻即可;所有仁愛與關懷全是下對上之恭奉,君讓臣死臣得死,父讓子亡子得亡,三從四德、忠孝悌讓,就是讓下面以聽話、順從且自欺欺人作為高風亮節而成為被上面讚許之好奴才;他們先以所謂君子品格冠於人頭頂,把人當成傻子,各種美德讓下面懷之持之自束之,而上面權貴卻寡義廉恥、離經叛道、無人倫綱常而肆意妄為!
世人皆應自作主,不可自命主世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