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莊子》二十二天下5下決說2020-09-28-20-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NHoXtSCB2c&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331&t=1533s
相關文案:
主話題:下決說
解析:《莊子》二十二、天下之——
(五)下決說——墨子稱道曰:「昔禹之湮(yān:埋沒;淤塞sè;yīn:同「洇」:液體落在紙或其他物體上向四外散開或滲透;浸)洪(指河道陡窄流急之地方,河流分道之處)水,決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無數。禹親自操橐(tuó:一種口袋;形容很重之腳步聲)耜(sì:古代之一種農具,形狀像現在之鍬;古代跟犁上之鏵相似之東西),而九雜天下之川。腓(féi:腿肚子;病,枯萎)無胈(bá:人大腿上之細毛)、脛(jìng:小腿)無毛,沐甚(盛大)雨,櫛(zhì:梳子、篦子等梳頭髮之用具;梳頭髮;櫛比:像梳子齒那樣密密地排列)疾風,置萬國。禹大聖也,而形勞天下也如此。」使後世之墨者,多以裘褐為衣,以躋(jī)蹻(jué,同「屩」:草鞋;qiāo,同「蹺」:抬起腿,豎起指頭;腳後跟抬起,腳尖著地;高蹺;跛bǒ:瘸)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謂墨。」
相里勤(勞苦)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獲、已齒、鄧陵子之屬;俱誦《墨經》,而倍(同「背」,同「陪」,同「悖」)譎(jué:欺詐;奇特,怪異)不同,相謂「別墨」。以堅白同異之辨相訾(zī,同「貲」:計算,同「資」;zǐ:說人壞話),以觭(同「奇jī」:單數;不成對者,跟「偶」相對;零數)偶不仵(wǔ;仵作——舊時官府中檢驗命案死屍之人;同「迕」:迕逆,違背;同,相同;指同輩,同類;同「伍」)之辭相應,以巨(同「鉅」jù:堅硬之鐵,鉤子)子(派生)為聖人,皆願為之屍,冀(jì:希望,希圖)得為其後世,至今不決。
即文閥自稱神道時講:「從前禹帝時期逢河流分道之窄口處淤塞,大小河道決堤,洪水泛濫暢泄至四方邊陲而中途多次吞沒多數州縣使淪為孤洲,孤洲佔據山地尚且方圓幾百里,而旁側伸出之川穀水域卻縱橫蜿蜒幾千里,水流末端所形成之湖泊數量更是無法查點或計算。禹帝親臨災區現場而親自拿起麻袋和鐵鍬而帶領群眾投入抗洪鬥爭中去,混合社會各階層人士、匯聚八方各族男女老少乃舉國上下人流死拼川流乃人人都大公無私、忘我奉獻乃絕對平均社會等級而使戒私殉公于思想之平川。姑且大腿上不長細毛而小腿上便不長粗毛一樣乃領導者示範自虐戒欲而表現出神品而被領導者自然犧牲殉教,大眾沐浴在盛大神仙境界之陽光雨露之下像草一樣安詳生長,無私奉獻之情愫像梳子齒那樣密密地排著乃齊同於效死殉身而猛烈痛恨私心慾望而由個人自虐、自殘之習氣而形成虐人、殺人之風氣,乃意於布置或設立由神品領導者所統領之絕對超凡脫俗之仙境國度。禹帝便是造物主所下派之救世主,便是要使大眾對照得道成仙者而對自身進行勞動改造乃神道自上而下之推行便是這樣活著戒欲於疲勞、死後榜樣於功勞。」致使從前往後一代又一代有學問或讀書識字之能力者,其中不乏隱居之士而修鍊於自虐乃衣著獸皮或粗布,腳穿木屐或草鞋,夜以繼日不停止折磨自己於戒欲,把自身肉體之痛苦作為最好瀆罪之解脫。文閥還補充說:「耐受不了自虐於戒欲而如此這般自討苦吃者,便不合於禹帝之神道,便夠不上文化思想者之稱號。」
神教俗家弟子在井市街巷互相監督有關勞苦瀆罪之修行情況乃自定位於大奴才兼二主子即一半心思自以為是被大神臨幸附體者而另一半心思又把他人當作殉教徒,自居於背北面南其下位之所謂文化思想於大徹大悟者乃苦於求獲被大神赦罪賜福、已經把神話境界與動物世界合併為同類乃食草動物心疼並體恤食肉動物捕獵之勞苦而自覺自愿奉上軀體以供王者享用、旁側又旁側而庶出又庶出之曼遠祖宗陵墓所牽強維繫之遊子情懷使民族種族或家族觀念成為效死殉身之信仰;殉教徒們都在稱誦迷信經典之教義,而其內心卻都違背畜品而發作獸性乃為應對主子馭人之術其神話之欺詐而實施奴才諂媚伎倆其神話之欺詐或奴才假借神話充當主子而反抗敵對主子之神話便是主子奴才沒有共同之神話,殉教徒與殉教徒之間互相稱呼對方為異教別黨之迷信。頭腦頑固且做事徒勞乃殉教徒等同於奴才而其所認同之主子卻有很多且各不相同尚且不穩定或不確定乃因各為其主之辯論而互相拆台及詆毀,依照如同奇數或偶數之左傾或右傾思想路線而分屬於不同之極端陣營而互相應對於推託和排斥,視己方之迷信立場如堅硬之鐵鉤乃既向對方發動攻擊又蠱惑策反或籠絡其成員乃派生出許多附屬於宗派迷信之文賊文痞乃文閥割據思想理論界,文閥們都志願充當如古代私祭時所代表死者受祭之人乃裝神弄鬼自詡為精神領袖,乃寄希望於自己能夠符合神靈使者其紅衣教主之名份而被後代萬世所景仰,而時至今日也沒有決定最後之勝敗。
文閥互斗而相持不下乃決死於神品主子之地位。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