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論語》 十一先進5進孝說2019-04-01 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zRdc9pXqDk&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123&t=1454s
相關文案:
主話題:(五)、進孝說
解析:《論語》第十一篇:先進之——
(五)、進孝說——子曰:「孝(孝順;孝道)哉(語氣助詞,啊),閔子(先生)騫(高舉;同「搴」:拔;同「褰」:撩起,提起;引義類似記者,公益主持人)!人(人之品質,性格、名譽)不間(同「閑」:閑置,無用,不作為)於(對於,在於;對,向)其(自己,他)父(家族或親戚中長輩男子)母(家族或親戚中長輩女子)昆(兄長,哥哥)弟(同「悌」:弟弟聽從敬奉兄長,幼下順隨長上)之言(訓教,指使、差遣之言辭)。」
即先生講:閔先生確實很了不起!他領悟了關於「孝」之真實內涵,作為公益事業主持人,其胸襟之開闊、理念之高深、目光之洞察,已經由自省而上升到覺悟,他能夠把孝與效去施以貫通並積極推行,這的確是應和天之大道,也是對世俗中臣子之道、小人之道、奴才之道其有力之抨擊!
人,乃有思想、有自我品質和性格、有尊嚴和名譽者,不是禽畜牲口,逆來順受而只知聽從訓斥與驅使;動物倒是也長了腦袋,卻不知道尋思事兒,屬於無用閑置擺件兒,而人也應該這樣子嗎?對於來自長上之號令、命令、指令,對於親族中各位長輩男女及兄長其各種要尊重、敬奉、感恩、回報之言辭,是否有思考、疑問、探究、分析、爭辯乃至於抗爭!
上行下效,在上而不在下;我們所效法者,乃公義、公權其公義大道,乃天之大道,乃神佛道主之法身,乃君於子、使子君之道,乃自作主之道;所孝者,當孝於禮而非孝於人;既孝於禮,則效於法、效於公、效於天、效於神佛道主、效於長上對幼下其仁愛與關懷、效於自省自律之覺悟。
孝與悌,乃臣子之道其愚弄麻痹幼下之學說,那會使人腦袋閑置而不去思考問題。
臣子之道,乃出於長上之私心,主觀製造規矩而冒充禮儀去欺騙公眾之伎倆。
每個人頭上,皆應承載公義天理,而不是地位和輩分。
自己之腦袋,自己作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