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論語》 十一先進8進徒說2019-04-02 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cE3Lkv6yc4&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124&t=1434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八)、進徒說
解析:《論語》第十一篇:先進之——
(八)、進徒說——顏淵(顏淵:人名)死(死亡,去世),顏路(顏路:人名)請(舊時指買香燭、紙馬、佛龕等)子(先生)之(這;那)車(以馬為動力所組成之代步工具,馬車)以(用,拿;在,於;依)為(充當;做,作為)之(死者)槨(古代套在棺材外面之大棺材)。子曰:「才(有才能之人)不才(不才:謙辭;指有修養之人自我謙虛客氣),亦(也,也是)各(各自)言(表明)其(自己)子(有學問有修養之人)也。
鯉(人名乃誤讀;僅指鯉魚)也(同樣也是)死,有(存在)棺(棺材;引義為死後靈魂之去處;地下板材腐朽掉而死者自為官、自作主)而(卻)無(沒有)槨(陰宅之院牆,死者之牢籠;屍體不得消融,魂魄不得解放)。吾(我們)不徒(空虛,無憑據;枉費;迷信宗教)行(推行;走,道路;做,辦;進行某項活動)以為之槨,以(依)吾從(跟隨;從事,參加;採取某種方針或態度)大夫(大夫:古代官職,位於卿之下,士之上;大——排行第一,年紀大,敬辭;同「太」,「泰」;夫——成年男子,匹夫,大丈夫;這裡指士大夫氣節及士子文明覺悟之修養)之後(帝王,君主;這裡指自作主),不可(適合;應當)徒行也。」
即顏淵,乃富戶公子,非先生之正式學生,其學問無建樹和造詣,英年早逝;其親屬想藉助先生之聲望給死者安加美譽,便要出大價錢買先生所乘車輛馬匹為之殉葬,權作棺外之槨。
先生講:鯉魚,也是生命,於水中遊動,何其自在;人們為什麼把鯉魚作為喜慶之象徵?乃因其無拘無束之自由也,所以,自主而自由,即生命生活之真諦;鯉魚既便是死了,其靈魂也會放飛自我,其血肉或進入人腹或化為泥水,也是融入自然而同樣我行我素暢通往來;那麼由此可以定義,棺材,並非所謂全屍入土及長眠為安之意義,不然其為何用木材製作而不以其他更加牢固耐久之材料打造?那樣豈不更加永恆不朽?就是因為木材遇地下水土容易爛掉而使肉身能夠融入大地,精神魂魄得以高飛升華;「棺」字拆解:其乃樹木樹人,為官為主也;自主自由,乃其經典要義也;與之相反,一個「槨」字:柵欄桎梏之內,所謂享樂,所謂周全平安,其又與監牢何異?人,生於陽宅被世俗所羈絆,死於陰間還不使其自我解放,此乃生者以私心待死鬼,而非逝者之本心也。
棺槨、香燭、紙車紙馬乃至於佛龕,對於這類東西人們總是用一個「請」字去代表其敬奉之心,殊不知這都是出於赦罪祈福之還願,與死鬼神靈何干?其陰陽相隔,自己心中無神佛道主何以貫通?而自身有主者又何必去迷信於此類愚昧徒勞之行為?姑且按迷信者之理念,那也是以享福為名去囚禁死者,好一個「槨」!
依照我們讀書人所追隨信奉之士大夫精神,其風範皆乃自作主且自上而下效法之,活著自作主,死了也要自做主,這便是士子當有之覺悟。
迷信者,以自居於囚籠為安享!
覺悟者,自主而自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