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論語》十三子路25路器說2019-05-06_19點場
視頻講座:
相關文案:
主話題:(二十五)、路器說
解析:《論語》第十三篇:子路之——
(二十五)、路器說——子曰:「君子(君子:君於子,使子君;指長上對幼下施以仁愛之效法)易(容易)事(做事)而(卻)難(困難)說(說服;說教;解釋;言論,主張;責備,批評;說合,介紹)也。說之(別人,他人)不以(用,拿;在,於)道(道理;方向,方法;道路;以為,認為),不說也;及(達到;趕上)其(情況;境遇;條件)使(使命擔當)人(每個人)也,器(度量,才能;器重)之(別人,他人)。小人(小人:小於人,使人小;指長上對幼下施以馴化和調教)難事而易說也。說之(別人,他人)雖(雖然;縱然)不以道,說也;及其使(驅使;役使;使喚)人(下面人;指幼下)也,求(要求;需要;
追求)備(具備,具有;準備;防備;完全;設備)焉(」於「加」是「:於此)。」
即先生講:長上對幼下施以仁愛之效法者,居於上層高位者,應該感到自己做事容易而說服別人困難;因為身教勝於言教,光動嘴去說教、去解釋、去言論、去主張,或責備批評或說合介紹,別人都不大可能接受;還有可能涉嫌蠱惑及欺騙;勸說他人若不明之以理,則不予以解釋,更不可一味主觀去硬性推行言論、觀點及主張,因為私禮之下,便是馴化與調教;要率先垂範上行下效,達到他人自覺效法之條件,自省自律而富於使命擔當,主觀意願有求學問道之心,然後再去授與度量和才能並予以器重;從而使人都能自主自立自尊自強,把自我價值體現於公心公用,乃謂之功德圓滿也。
相反,長上對幼下施以馴化和調教者,自恃高貴霸權者,自然以為身教難而言教易,整天無所事事而百無一用,遇事坐享其成、不勞而獲,以指令和口令下達驅使下面人做事,而他自己卻弄一大套騙術去遊說迷惑幼下,或責備加批評或說合加介紹,把自己當主子而成為神,把下面人當奴才而不當人;其說話裝神弄鬼雲山霧罩就是不講事實擺道理以理服人、以事服人、以身服人,先騙而後令,全憑一張嘴,目的在於馴化調教而奴役差遣使喚之;其對於牲口和奴才之要求,即完全可用性、現成具備性、聽話具有性、忠心準備性、死心防備性、設備靈捷性,總之面向主子須叩拜遵從,必須有奴性。
君子器己器人,小人備己備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