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解《論語》十四憲問17憲衽說

作者:老寒腿7979  於 2025-9-4 09:3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新解論語|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論語, 孔子

新解《論語》十四憲問17憲衽說2019-05-10_19點場

視頻講座:

                   




相關文案:

主話題:(十七)、憲衽說

解析:《論語》第十四篇:憲問之——

(十七)、憲衽說——子貢(同學)曰:「管仲(管仲:春秋前期,齊國相,仲父,法家先驅)非(不是)仁(長上對幼下之仁愛)者(之人)與(同「歟」:嗎)?桓公(桓公:齊國君王)殺(殺死)公子糾(公子糾:公子——公之子,太子;糾——人名;指前太子糾),不能(同「耐」:忍受)死(不顧生命,拚死;不可調和;固定,死板;不能通過),又(還;再次)相(輔助;出任宰相)之(齊國)。」子曰:「管仲相(輔助)桓公,霸(諸侯聯盟之首領;稱霸於)諸(眾多)侯(爵位第二等;天子之下各封地之王),一(一舉,一統;同一)匡(糾正;救,幫助;粗略計算,估計;預料)天(位置在頂部,自然之主宰;指天之大道、客觀法理、公禮,公義公權公道)下(由上而下施以仁愛之效法),民(公眾,百姓)到(達於某一點;到達;達到;往)於(在)今(現在;現代;當前)受(接受)其(管仲所推行公禮之效法)賜(敬辭,指所受之禮物)。微(精深奧妙;偉大;傑出)管仲,吾(我們)其(思想觀念;文明開明之覺悟)被(受到)發(引發,啟發;擴大,開展;產生,發生;表達;興旺)左(進步,革命;同「佐」:輔佐,以左而匡右,代表人文之發展)衽(衣襟;睡覺時所用席子;指人之自我定位、思想高度、文明程度)矣(了)。豈(怎麼會)若(如;好像)匹夫匹婦(匹夫匹婦:匹——同「疋」——同「雅」——同「鴉」:鳥類之一屬,比喻毒舌誹謗之流言蜚語;指井市當中有關孤男寡女生活作風問題所引發之各種評論)之(往)為(作為,充當;做;是)諒(原諒,料想)也,自(自己;自然,當然;由,從)經(禁受;經過,經歷;經久不變,經常;經典,經文)於(在)溝瀆(溝瀆:溝——水道,指井市世俗;瀆——輕慢不敬;指世俗偏見、繁文縟節、忠孝悌貞、奴才之道)而(卻)莫(不能夠)之(自己)知(主管,把握,掌控)也?」

即貢同學向先生問教:管仲身為齊國宰相,是否不仁不義呢?因為有世俗觀點說他先前輔佐太子糾,而後有桓公篡位殺死了太子;管仲未對太子盡忠,反而又輔助桓公出任宰相,那麼對君王不忠誠者,能有仁義嗎?

先生講:忠孝悌與仁愛義完全是兩碼事,所謂忠誠與敬奉,乃對事不對人、向理不向情、於公不於私,尊崇公禮其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公義公權公道、客觀法理,乃效法於天也;管仲輔助桓公,乃非忠於其個人,亦如輔助太子糾一樣,乃為齊國、乃為公義大道;事實不止於此,管仲助齊國,行周禮,盟眾多封王侯爵,一匡天下其恢復公禮公道而上行下效施以貫通,公眾從上到下、由此及彼、自古至今仍在受於其效法之公禮,此乃上天賜管仲於萬民矣;管仲之傑出與偉大,毋庸置疑;我們在思想觀念、文明開明之覺悟方面,受其引導和啟發,並由此使儒家思想得以踐行和興旺,此人文社會一大進步,而縱觀歷史,文明每發展邁進一小步,皆需打破舊有局限,其革命性之改良與改革,勢必以左而匡右其矯枉過正,那麼由人之衣飾及下榻居所其代表之定位,肯定出於先天劣根之自私、貪婪與怠惰,這會形成一股強大而頑固之世俗勢力,而人之自我定位、思想高度與文明程度一定是遵循天之大勢於公禮之突破性和鬥爭性;身為讀書人,怎麼能向世俗偏見妥協呢?井市當中那些烏鴉嘴和長舌婦,成天津津樂道於男女生活作風問題,吐槽、誹謗、詬病各種新生事物,抱殘守缺、冥頑不化、自作聰明、自以為是於臆斷、料想、編排和演義;他們把井市哲學奉為經典,把宗教經文和國學典籍肆意歪曲、篡改而反向去解讀,其揚塵蒙面之烏合於世俗偏見、繁文縟節、忠孝悌貞其奴才之道雖然貌似強大,而實則不堪一擊;事實勝於雄辯,僅一條原則足以說明一切,即管天管地管他人、罵上罵下罵社會、怨命恨命宿命、巴結主子嫉妒主子想當主子者,卻不能夠自己管得了自己,難道不是嗎?

公禮之仁愛,如北極星指明方向!

 

——(完)


評論 (0 個評論)

其它[熱點雜談]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3 16:4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