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解《莊子》二十六庚桑楚14庚德說【一】

作者:老寒腿7979  於 2025-8-22 15:2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新解莊子|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莊子

新解《莊子》二十六庚桑楚14庚德說【一】2022-02-27-20-點場

視頻講座:

              



相關文案:

主話題:庚德說

解析《莊子》二十六、庚桑楚之、——

(十四)、庚德說——【一】蹍(niǎn把東西壓碎或壓平之器具;磙壓,碾壓;研磨)市人之足,則辭以放驁,兄則以嫗(yù老年婦女;泛指婦女;yǔ養育),大親則已矣。故曰:「至禮有不人, 至義不物,至知不謀,至仁無親,至信辟金。」

徹(剝取,撤除)志之勃(通「悖」bèi:違逆),解心之謬(miù謬誤,差錯;有意謬誤,裝假;違背,乖違;通「繆」móu:纏繞,纏縛),去德之累(拘系,捆縛;損害,禍害),達道之塞。貴、富、顯、嚴、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動、色、理、氣(通「餼」xì:贈送食糧)、意六者,謬心也。惡、欲、喜、怒、哀、樂六者,累德也。去、就、取、與、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盪胸中則正,正則(等級)靜,靜則(效法)明,明則(才會)虛,虛則(就,便)無為而無不為也。道者,德之欽(qīn尊敬,恭敬)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質也。性之動(改變),謂之為;為之偽,謂之失。知者,接也;知者,謨(mó謀議,謀划;計謀,謀略;記述君臣謀議國事之一種文體;通「無」:沒有)也。知者之所不知,猶(通「尤」:責怪)睨(nì斜著眼看,斜視;偏斜)也。動(不覺)以(因)不得(適應)已之謂德,動無非我之謂(算是)治,名相反而實相順也。

——(待續)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3 19:3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