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講座:
相關文案:
主話題:絕棄說
解析:《道德經》第十九章——
絕棄說——絕(斷絕;完全沒有了,窮盡,凈盡;走不通,沒有出路;獨一無二,沒有人能趕上;極,最;絕對;絕句)聖(最崇高者;稱學識或技能有極高成就者;聖人;帝王;宗教徒對所崇拜事物之尊稱)棄(放棄,扔掉)知(主管,掌控,把握),民(人民;某種人;民間;非軍人,非軍事者)利(鋒利,銳利;順利,便利;利益;利潤或利息;使有利)百(數目,十個十;比喻很多)倍(跟原數相等之數,某數之幾倍即用幾乘某數;加倍)。絕仁(仁愛,果仁)棄義(正義;合乎正義或公義者;情誼;因撫養或拜認而成為親屬者;人工製造;意義),民復(重複;繁複;轉過去或轉回來;回答,答覆;恢復;報復;再,又)孝(孝順;尊長死後之禮俗;喪服)慈(和善;慈愛;母親)。絕巧(心思靈敏,技術高明;靈巧;恰好,正遇在某種機會上;虛浮不實者)棄利;盜(偷,強盜)賊(偷東西之人;做大壞事之人;邪,不正派;狡猾;傷害;很)無(沒,不;同「毋」:表示禁止或勸阻;不應,不該,不要,不宜)有(領有;存在;估量或比較;發生或出現;多,大;某;一部分;又)。此(這,這個;此時或此地)三(數目;表示多數或多次)言(話,說;漢語之一個字)也,以(用,拿;依;因;目的;於,在;而)為(做,作為;充當;變成,成;是;被;幫助,衛護;行為對象;目的;對,向;因為)文(字,文字;文章;文言;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表現出來之狀況;禮節儀式;非軍事者;柔和,不猛烈;自然界之某些現象;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掩飾;銅錢量詞)未(沒,不;地支第八位)足(腳;器物下部支撐部分;充足,足夠;夠得上某種數量或程度;足以),故(事故;緣故,原因;故意,有意;所以,因此;原來,以前,舊有;人死亡)令(命令;使;酒令;官名;時節;美好;敬辭,用於對方之親屬或有關係之人;小令,用於詞、曲調;量詞,五百張紙)之有所屬(類別;生物學中同科下分為屬;隸屬;歸屬;家屬,親屬;系,是;十二屬相;連綴,連續;意念集中在一點;同「囑」:囑咐,囑託):見(看到,看見;接觸,遇到;看得出,顯現出;指明出處或需要參看之處;會見,會面;對於事物之看法、意見;同「現」:現在,此刻;臨時,當時;當時可以拿出來,兌現;現款;表露在外,使人可以看見)素(本色,白色;顏色單純,不艷麗;蔬菜、瓜果等食物;本來,原有;帶有根本性質之物質;素來,向來)抱(用手臂圍住;初次得到兒子或孫子;領養;結合在一起;衣、鞋大小合適;心裡存著想法、意見;量詞,兩臂合圍之量;孵)朴(樸實,樸質;朴刀:舊式兵器,刀身狹長,刀柄略長,雙手使用;朴樹;姓),少(數量小;不夠原有或相應之數目,缺少;丟,遺失;暫時,稍微;年紀輕:少爺)私(屬於個人者或為了個人者;自私;暗地裡,私下;私密而不合法者)寡(少,缺少;淡而無味;婦女死了丈夫)欲(慾望;想要,希望;需要;將要),絕學(學習;模仿;學問;學科;學校)無憂(憂愁;使人憂愁之事)。
即文賊文痞弄出三條理論原則:
一、斷絕公眾思想覺悟,放棄自主權而被統一管理,那麼民間百姓個人收益便會成倍增長;亦即只有安於當一個好奴才,才有光明之前途。
二、斷絕長上對幼下之仁愛,放棄公平正義,那麼民心才能夠恢復到如孝順母親般去感恩圖報其長上於忠孝悌貞節烈;亦即奴才只要活著,便欠債於其主子,不要有任何非分之想。
三、斷絕奴才們一切僥倖心裡,莫讓其自作聰明,打消其虛浮不實之幻想,使其宿命於無能力把握財富與享受幸福;那麼懷盜匪之心者便會自愧不如而主動由獸變為畜。
以上三點被用來作為繁文縟節還是夠不上馴化調教之程度,於是乎指令與口令便會把奴才們之意念集中於一點:見解單純於傻子而老實本分於窮命,丟掉個人隱私之臉面且要像寡婦一樣努力戒除情慾,打消模仿
主子之念頭於一切仰仗主子而不必無端憂慮分外之事。
奴才把慾望和思想全部寄託於其主子身上,而自己就是一副軀殼。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