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解孟子第五篇下萬章章句下7(一)

作者:老寒腿7979  於 2025-8-15 14:5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新解孟子|通用分類:子女教育

關鍵詞:孟子

視頻講座:

           




相關文案:

主話題:《孟子》第五篇(下)萬章章句下

第七章之(一)、——

解析:萬章曰:「敢問不見諸侯,何義也?」

孟子曰:「在國(正式)曰市井之臣,在野(不正規)曰草(鄉野)莽(大,廣)之臣,皆謂庶人。庶人不傳質為臣,不敢見於諸侯,禮也。」

萬章曰:「庶人,召之役,則往役;君欲見之,召之,則不往見之,何也?」

曰:「往役,義也;往見,不義也。且(即使,縱然)君之欲見之也,何為也哉?」

即循規蹈矩之教條主義者問:「冒昧請教如果衣冠者不體現人品之諸多自主性能,那會是什麼儀型?」

孟先生講:「供職於城市井巷之務工者如果不體現自主之人品便叫做圈養之奴才,受雇於鄉村大田之務農者如果不體現自主之人品便叫做散養之奴才,乃都稱之為如同妾生庶出之二等國民。二等國民因其不傳揚自主人品其狂勁狷(juàn)介之資質而淪為奴才,乃因其沒有勇氣和膽量至少以吶喊之聲體現人品之諸多自主性能,因為社會公民無論身在何時何地都應該運用輿論之公權力去監督盟主是否對聯盟成員禮遇及厚待。」

那教條主義者再問:「二等國民像牲畜勞力一樣,被主人召之即來揮之即去而服勞役,依照感恩回報之效死殉身原則而歸向於僕役奴才之身份;主子希望奴才如牲畜之表現,以便於隨時隨地召喚役使之,而依照堪用原則卻又不希望奴才歸向於蠢驢之表現,奴才能承受得起既聽話又堪用這雙向原則與雙重標準嗎?」

孟先生講:「把奴才歸向於服勞役之聽話者,乃牲畜牛馬之儀型;把奴才歸向於表現為管理員之堪用者,乃不是牲畜牛馬之儀型而是寵物鷹犬之儀型。即使主子希望奴才之表現兼有牲畜牛馬和寵物鷹犬之儀型,那麼以鷹犬監管牛馬之方式究竟能有什麼作為呢?」

畜品奴才之獸性必是反心,

獸品主子之畜性必是弱點,

以奴治奴之等級管理必孽生出如鷹似犬之寄生蟲,

或淪陷或附庸之二等國民所在地必是暗流涌動之江湖亂局。

——(完)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15:2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