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講座:
相關文案:
主話題:鬼罪說
解析:《莊子》二十七、徐無鬼之——
(十三)、鬼罪說——管(管理)仲(第二)有病,桓(huán盤桓——廣大;傲慢自大;徘徊,逗留)公問之,曰:「」仲父之病病矣,可不諱雲(往來周旋)。至於大病,則寡(缺少)人惡乎屬國而可?」管仲曰:「公(祖父;父親)誰欲(應該)與(對)?」公曰:「鮑(bào用鹽腌制之魚;鰒fù魚之別名;通「鞄」páo:古代治革工)叔(通「淑」:美好,善)牙(通「雅」:正確,合乎標準)。」曰:「不可。其為人潔廉(側邊,側面,兩邊),善士(事)也;其於不己若(選擇)者不比之;又一聞人之過(傳遞),終身不忘。使之治國,上且鉤(拘束,約束)乎君,下且逆(迎受,接受)乎民。其得(通「德」:感恩)罪(網捕)於君(主旨,綱領)也,將(統率,指揮)弗久矣!」
即大奴才兼二主子犯有或聽話而不堪用或堪用而不聽話之毛病,盤桓傲慢之大主子問責之,乃說:「大奴才兼二主子者如同孩子之乾爹或義父之身份乃犯有對那孩子爺爺不聽話之毛病且犯有對那孩子媽媽不堪用之毛病了,當事者身處於那聽話性與堪用性相兼之兩難境地乃適宜於不忌諱其往來周旋、虛與委蛇(wēi yí)、左右逢源、曲意逢迎者其中庸之道。聽話性與堪用性互相阻窒乃王法等級制度當中最大之毛病,依照以奴治奴或以夷治夷之原則乃缺少自主人品之作主兼被作主者怎麼會適合領地轄區部屬之劃分呢?」那大奴才兼二主子者反問:「爺爺和爹之兩相比較乃孫子應該對誰孝敬呢?」那大主子說:「應該像治革工人修理獸皮那樣去其裡外層而取其中間層乃美善於合乎標準。」
大奴才兼二主子說:「王法等級制度乃多層或多重累積之形式而不適合比喻為那只有里中外三層之獸皮。作為治革工人對待獸皮之操作乃可以把兩邊清潔乾淨,便是妥善於職事;而在長上者與幼下者之間乃誰都做不到自己選擇中立之地位而不與其上級或下級做比較,而王法等級制度還統一著稱衣冠者層層傳遞之管理,自始至終乃各層級之奴才都不忘記其相對應之主子身份。大主子役使各級奴才治理私家之領地,大奴才苟且順從上級大主子之約束而同時身為二主子,二主子苟且接受下級臣民之敬奉。上級主子用施捨恩賜網捕下級奴才之感恩回報於王法等級制度之主旨綱領,大主子統率指揮之權柄乃不會久留在其一人手中了!」
所謂中庸之道實際上是在夾縫裡走S形。
輩份層級多而比尊貴,子女個數多而比孝心,離婚次數多而比愛情,乃等同之性質。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