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至26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旋風式」訪問歐盟、北約總部及比利時,前後不足24小時。26日傍晚,奧巴馬在布魯塞爾市中心皇宮公園附近的BOZAR藝術中心發表演講。這是他當天在布魯塞爾的最後一次公開亮相,比利時國王菲利普、王后馬蒂爾德、首相迪呂波等貴賓共2,000餘人在此聆聽奧巴馬的演講。演講過程中,奧巴馬多次提到敏感的「烏克蘭局勢」。不過奧巴馬這篇演講遭到了俄羅斯媒體的嘲諷。

美國此前在伊拉克、科索沃問題上的做法讓奧巴馬批評普京力不從心
奧巴馬稱,歐洲人民經過幾個世紀的奮鬥、戰爭和啟蒙,忍受和革命,特別的理想開始浮現,遵從內心和自由意志的信仰,每一個人都擁有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奧巴馬所言意有所指,烏克蘭危機的爆發就是因為前總統亞努科維奇突然暫停加入歐盟的進程,引起了親歐派的強烈不滿。如奧巴馬所言,親歐派希望選擇更為歐洲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繼續在俄羅斯的壓力下生活。不過,與親歐派希望選擇歐洲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是,烏克蘭親俄的人希望繼續加強與俄羅斯的聯繫。
確實,人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但是一個國家選擇何種發展方向卻並非如此簡單,尤其是像烏克蘭這樣族群分裂的國家。奧巴馬本意想說明,烏克蘭人有權決定向東還是向西,但是俄羅斯RT電視台則語帶嘲諷地表示,奧巴馬這句話對那些「好」的基輔的親歐抗議者是正確的,那些抗議者用燃燒彈和棍棒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而對於那些「壞」的親俄的克里米亞居民而言則是不允許的,對嗎?
奧巴馬還表示,我們的信仰面臨大國隨意欺凌小國的影響。這就是如今發生在烏克蘭的事情,俄羅斯領導人僅僅幾周之前的所作所為正在挑戰這一真理是不言自明的。RT電視台對奧巴馬「大國欺凌小國」的說法不以為然,一句「什麼」(what)表示驚訝之情。這也難怪俄羅斯媒體有這樣的驚訝表現,要說大國欺凌小國,冷戰之後,美國發動了多少次對外干預戰爭。這句國際關係當中重要的規則由美國總統講出來毫無說服力。
「毫無疑問,無論美國還是歐洲控制烏克蘭都沒有任何利益。」奧巴馬在演講中自信的宣稱。奧巴馬稱,美國的經濟與烏克蘭聯繫不大,美國的人民和國家不是直接面臨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的威脅,美國的邊境也不會受到俄羅斯吞併的直接威脅。奧巴馬認為美國參與烏克蘭事務完全是處於捍衛新世紀國際規則,不「允許舊方式在新世紀站穩腳跟」。
不過奧巴馬清高的演講與美國政要多次訪問基輔似乎自相矛盾。RT就揶揄地表示,美國決定沒有派遣官員前往基輔鼓勵反政府的抗議者。而且美國助理國務卿紐蘭(Victoria Nuland)和美國駐烏克蘭大使皮亞特(Geoffrey Pyatt)關於未來烏克蘭政府誰上誰下的討論只不過是兩個正在觀察局勢的外交官之間閑聊而已。
而對於奧巴馬演講中提到伊拉克和科索沃,RT還諷刺地稱這是奧巴馬給俄羅斯人教授的兩門課。奧巴馬稱,美國沒有聲索和吞併伊拉克的領土,美國也沒有霸佔伊拉克的資源。相反,美國結束了戰爭,撤出了伊拉克,留給伊拉克人民一個完全主權的國家,可以決定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