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種姓制度、皇漢正意及滅倭戰略

作者:goofegg  於 2025-11-19 16:1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時事評論|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種姓制度、皇漢正意及滅倭戰略

人類文明的歷史,要麼是先進文明滅掉落後文明,要麼就是先進文明融化落後文明,兩個文明的精華混合成一個新的文明,並以主導的先進文明的名義繼續向前發展。
前一種的滅掉,伴隨著血腥的殺戮、滅族或者奴隸社會的統治,人類文明的早期表現形式往往是先進文明的族群成為奴隸主,晚期就是類似種姓制度,征服者成為種姓制度里高些的層級,被征服者成為制度里低一些的層級,或者落後文明的原住民大批量的被殺戮,剩下的少部分融入先進文明,比如美洲、澳洲等等對土著原住民的殺戮以及融合。
印度是現存下來的典型的種姓制國家,從前的被征服的文明雖然沒有被稱為種姓制,但是社會也有這樣的層次分級,比如元清的蒙滿統治時,蒙滿族分別是各個時期的高層級的種群。
除了上面兩種情況,人類社會有時候也會出現野蠻征服文明的奇葩現象,曾經的文明古國就是這樣的被征服后毀滅消失的吧?中華文明從遠古至今,經歷過征服以及被征服,是人類文明史上唯一的即使在被征服的情況下,也從來沒有出現過文明的斷代依然延續的文明。
為什麼中華文明是唯一的被征服依然能沒有斷代延續的文明,很值得研究和思考。
相比於其他文明的征服,征服者的族群要麼成為奴隸主要麼種姓制或隱性種姓制里高層級種姓,種群內部也許個人努力程度的差別會有社會地位的差別,但是不同種群之間有一個很難逾越的鴻溝,高層級種群往往是排外的;而中華文明的征服卻沒有把社會變成種姓制,不會殺戮被征服的族群,並且願意和親通婚的和睦相處,而中華文化本身的吸引力,讓野蠻心有嚮往的願意學習吸納,中華文明這種包容特性,不斷延續成今天的模樣。
不禁想起道德經里的一句話「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中華文化就是這樣的合於道的融合其他的文明,中國人也是這樣的不把自己如其他征服者的高等級樣的對待被征服者,而往往為了整體大局更好的發展,政策上照顧少數民族,實際對少數民族這些政策上的照顧並不是本來就應該的,而本應該各民族平等,想想如果是某一個少數民族統治會怎樣吧,往往又是如蒙滿統治時一樣的凌駕於其他族群之上。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RemzDE3g

關於吃瓜蒙主最近談到倭寇幫凶引發的爭論—暨對皇漢研究的看法

最近一直跟著丑怪的文章看,很認同他的看法。華夏文明從遠古的部落發展到今天14億人口的國家,這麼多人口可並不僅是從前的中原、春秋戰國等時期的人口繁衍而來,而是後來的不斷融合周邊的各民族人口繁衍生息統一成現在的中國,歷史上很多的文字和國家都已消失,比如匈奴、西夏、遼等等,曾經的民族名稱也都消失並吸納進漢族人口以及演變成現在的各少數民族,現在的漢族,如漢唐時期的中國人被稱為漢人、唐人樣的是那時候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統稱,就如當今,漢族本身並不是封閉的排斥的一個族群,只要認同中國統一、中華文明、漢字文化,就都是漢人、華人一樣是中國人的代稱,就像我們對美國人,並不區分是哪個州哪個族,而都稱為美國人。

這裡看到皇漢這個名詞,前面談到種姓制度,契合標題後面談皇漢話題。
皇漢,從字面直接示意,以漢為皇,有點像如今的哈日哈韓等等名詞的味道。
這個詞在某些人眼裡被曲解成大漢族主義,貌似被煞有介事的當成了一個貶義詞,這個詞如果變成皇美皇倭之類的詞,我想這些人就不會有這樣的說法了吧?畢竟美國的文化輸出在世界大行其道,日本的動漫等等的文化也在中國大行其道,日本人、美國人如果皇倭皇美,是不會有人有意見的,本民族皇自己,對自己的文化自信並對外輸出在任何人眼裡都是天經地義的本該如此,所以漢族人、中國人,皇漢皇華,是無可指詆的,某些人大可不必煞有介事的給某個中國人貼皇漢的標籤,就像阿三進入世界各地,對自己的隨地便溺的文化都能迷之自信,我們中國人,對自己本來就向好的文化有自信那不是很正常且很好的事情么?
那漢民族之外的皇漢呢?那和哈日哈韓有什麼區別?哈日哈韓這樣的哈鬼沒有人有意見,那哈漢哈華怎麼就有那麼一群人那麼的煞有介事?而且皇漢,不管是對漢人還是非漢人,都應該是一種文化上的正本清源,韓流、倭流的文化,本就起源自中華文明的流向偏僻半島、外島的異化。
在不遠的將來,皇漢將成為主流,漢族人、中國人對自己文化的自信就表現在這裡,而不是把本源自於華夏的舶來品認成祖宗,西方偽史的面具也會一片片的被剝下,西方人也會慢慢的發現自己的不堪,而紛紛的來皇漢。
而皇漢本身,並不會象其他民族統治一樣的把自己民族的地位抬升至高種姓,而僅僅是各民族本就該在中國以及世界各國一律一視同仁的政策,這樣才能不因人種、民族成分的不同造成社會的不公平。相反,中國現狀的對少數民族的優待政策,本就是造成社會亂象和分裂的隱患。
就如上面提到的道德經里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正因為中國文化並不是強迫人接受,以及統治中國的漢族人不把自己置於高種姓的不爭,才使得華夏文明能幾千年連綿不絕,並能在幾次被野蠻統治時能夠一次次的崛起,但是每次的復興又走向沉淪,都是因為統治時把少數民族或者外族置於高層次而造成社會的分裂,使漢族本身失去凝聚力而走向沉淪,之後又一次的大動蕩中再次凝聚在一起。而避免這樣的復興沉淪的循環,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各民族政策一律一視同仁的平等。
。。。。。。

https://goofegg.github.io/content.html?id=657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熱點雜談]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9 16:2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