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特拉維夫上空的焰火

作者:goofegg  於 2025-6-18 10:3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詩歌及論詩|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1評論

特拉維夫上空的焰火

也許我們的一相逢
就象兩朵火花相碰
就象天空中的流星
漂流過廣袤的夜空
不只有美麗的尾巴
還有那燦爛的親吻
2001-05-24引自早期作品

那樣的親吻啊,無關愛情
是復仇的焰火從天空傾瀉
迎空逆上的火多麼英勇
卻攔不盡自天而泄的天雨

復仇的火焰雖然帶著恨意
卻早已警告地上的人遠離
曾經加沙常年被這樣的雨洗
那長眼睛的焰火啊
能追著人群把土地一遍遍地犁

特拉維夫的夜空今夜無眠
也許啊,還會焰火的持續
加沙人、伊斯蘭人、波斯人
即使曾經被來自特拉維夫的焰火
使長不大的孩子一批批的
換了新面孔,土地被犁了一遍遍
依然會在心中為猶太人祈禱
警告他們遠離烈焰
他們的焰火不會追著人群跑

讓猶太人也嘗一嘗家園被毀的滋味
他們頭頂的鐵穹並非鐵穹
也會脆弱的攔不住天雨的傾瀉
攔不住復仇的火焰的燃燒

https://goofegg.github.io/content.html?id=643
2025年6月18日

加沙的冬天
讀余秀華的禱告辭有感-組詩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1 個評論)

回復 goofegg 2025-6-18 14:55
  
回復 goofegg 2025-6-18 14:55
  
回復 goofegg 2025-6-18 14:56
  
回復 浮平 2025-6-18 21:32
這是典型的仇恨教育產物 --- 扭曲歷史,撕裂價值,混亂邏輯,虛情假意。夾雜個人仇恨心理與政宣煽動,不是基於事實與理性思辨的表達,而是情緒主導下的操控話術。
回復 浮平 2025-6-18 21:54
你正走上某些大外宣慣用的套路:自導自演,自評自捧。從打卡祝賀的虛假熱鬧,到自造評論的偽裝共鳴,只是博取關注與認同感。但這種低級的輿論操控手法和出於不自信的虛偽表演,既無法真正滿足虛榮心,也難以實現政宣目標,反而只會進一步削弱自身的信譽。
回復 goofegg 2025-6-19 00:06
浮平: 這是典型的仇恨教育產物 --- 扭曲歷史,撕裂價值,混亂邏輯,虛情假意。夾雜個人仇恨心理與政宣煽動,不是基於事實與理性思辨的表達,而是情緒主導下的操控話術
我這詩里有復仇、恨意之類的字眼,你才這麼兩段貼標籤。你自己可過癮了?怎麼著也要一萬字起步吧?
回復 goofegg 2025-6-19 00:07
浮平: 你正走上某些大外宣慣用的套路:自導自演,自評自捧。從打卡祝賀的虛假熱鬧,到自造評論的偽裝共鳴,只是博取關注與認同感。但這種低級的輿論操控手法和出於不自
你那黏糊勁現在看著你就煩。我自己給自己增加評論數,你眼紅個啥?
本來就不想看到你,還總巴巴的來受打,何苦呢?
回復 浮平 2025-6-19 00:09
goofegg: 你那黏糊勁現在看著你就煩。我自己給自己增加評論數,你眼紅個啥?
本來就不想看到你,還總巴巴的來受打,何苦呢?
對你的行為進行因果邏輯分析和價值依據判斷。對症時產生情緒反感和人身攻擊也屬於正常現象,但不影響事實和客觀結論。
回復 浮平 2025-6-19 00:17
goofegg: 我這詩里有復仇、恨意之類的字眼,你才這麼兩段貼標籤。你自己可過癮了?怎麼著也要一萬字起步吧?
當你給自己時間,依據言論事實來細緻深刻反思時,就可以通過外鏡的反饋來洞察自己的內心世界,而不是靠情緒化和政治偏見的驅動,那樣只能停留在膚淺的自辯表層。
回復 goofegg 2025-6-19 00:22
浮平: 對你的行為進行因果邏輯分析和價值依據判斷。對症時產生情緒反感和人身攻擊也屬於正常現象,但不影響事實和客觀結論。
你自嗨去吧
回復 浮平 2025-6-19 00:22
goofegg: 你自嗨去吧
貶低讀者或者人身攻擊只會掩蓋問題,解決不了自身的根本矛盾。

It』s interesting to engage with 『dawaixuan』 directly, because the conversations always blend dual agendas: personal gain and political goals. This complexity allows for deeper psychological and socio-causal analysis.

Most of the time, when a 'dawaixuan' talker becomes more defensive and offensive, it』s primarily due to political causes, followed by deeper personal losses tied to ego seeking. Because they shift the topic, it appears they』re less concerned with the surface political agenda and more driven by personal hatred, a sense of revenge, perceived injustice, and self-interest, often expressed in a mismatched and incoherent form.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02: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