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開始的俄烏衝突快一年了,熬過了想象中最難熬的一個冬天,後面還有什麼不能熬的呢?
懾於俄羅斯的戰略核武庫,北約只敢不斷地投入燃薪燒著烏克蘭的人民消耗著俄羅斯,不敢真正地下場。
只要一直這樣的投入燃薪,戰火就會一直這麼膠著地燃燒,直到烏克蘭再也沒有人能燒為止吧?
美國拱火出的俄烏衝突,她的戰略目的應該達到了吧?後面再打估計對她也不會有什麼好處,幻想打到俄羅斯撐不住扔核彈的升級成全球共同聲討的態勢應該是不可能了,再打,俄歐就應該慢慢地醒了:
即使俄羅斯贏了戰爭,卻輸了戰略,和歐洲應該算是徹底地撕裂了,雖然消耗了納粹營,但是把烏克蘭整個國家打成了仇人的納粹化;
歐洲通過這場戰爭,能源供應被捆綁到依賴美國,產業和資本外逃,以後日子更難熬;
最大的輸家應該是烏克蘭,戰前的繁榮不再,戰後變成了伊拉克、阿富汗一樣的窮白國家,對俄羅斯的仇恨以後會成為恐怖分子的滋生地。
歐洲的產業和資本外逃,受益方最大的應該是美國了,其次中國穩定的營商環境也會吸引一些,並使得俄羅斯的能源出口更依賴中國。
這不是美國願意看到的,後面更會在中國周邊挑起事端,找個地方再來場類俄烏衝突企圖消耗中國。
很多國家,國內一有矛盾就通過向外產生矛盾來解決,獨裁者會這樣,號稱民主燈塔的美國更是這樣。
強國能通過這樣的矛盾轉移對外蹂躪其他弱國緩解國內的矛盾,但是如果弱國這麼做的話,那隻會是兩邊矛盾都不能解決的更大的災難。
中國從來是內部問題內部解決,外部來的冒犯會是可忍熟不可忍時雷霆應對,從來沒有過矛盾轉移解決的習慣。
疫情防控時,中國還是不穩定態勢,現在疫情放鬆了,中國在穩態中應對各種震蕩更是雲淡風輕了。幻想著中國象俄羅斯一樣的被消耗更是做夢。
美國在中國周邊可能的慫恿挑事點無外乎那麼幾個,最可能的地方也許就是中印,但是中印間高原對平原的俯瞰之勢會有種神兵天降的壓迫感,我想印度不會希望成為中國的練兵場,而且東方的智慧印度也不可能成為美國利益的馬前卒。
美國不上場的直接海空對抗,我想中國都是可以輕鬆應對和解決的,而所有這些解決手段不外乎就是中國一直主張的不對抗、不稱霸的和平外交手段。我想這應該是符合各方共同利益的。
如果地球是個大蛋糕的話,為什麼非要為了自己的那點利益,把這塊蛋糕別人吃的地方都毀掉才能吃的開心呢?美國國家恐怖主義這樣的作孽,最後一定會反噬到自身。
2023年2月14日
https://goofegg.github.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