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出版社主管張淑貞 撒下改變社會的良善種子

作者:purelin88  於 2014-4-16 19:2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流水日記

關鍵詞:城邦出版, 張淑貞, 記者, 雜誌, 編輯

【記者張莎莉/台北報導】

    「每一本書,都是一顆改變社會的種子。」在城邦出版擔任出版社主管的張淑貞這麼認為,因此廿多年來,在傳播及出版工作上始終充滿熱情,樂此不疲。

    歷經報社記者、雜誌編輯、出版主管、跨足網路媒體,從事廿多年來的傳播工作,到底樂趣在哪裡呢? 張淑貞非常開心的說: 「當藏鏡人。」因為每一本書都是一種智慧,而藏身在每一本出書的背後,不僅自己第一手獲益,最重要的是每本書就像一顆良善的種子,會在社會的土壤上開出良善的花,影響更多人。「我自己無法出那麼多書,但我至少可以協助作者將良善的書出版,盡自己微薄的力量,一起參與改變社會。」

    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說: 「一路結緣善花開,所到之處希望來。」身為弟子的張淑貞非常認同。因為文字就是力量,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好好善用手上這把利器,給人希望或造成恐慌,完全存乎一心;只要心存善心善念,不管是任何形式的傳播,都是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這樣的工作,真是再好不過了。

    不管是平面或數字出版,一方面擁有了傳播的資源,一方面也等於是責任更加重大,一篇報導、一本書或一個網頁,對社會國家都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或長或遠的影響,那如何拿捏其中的尺寸呢?她認為: 「將心比心」是最簡單的原則了。比方一篇報導出去之前,想想這篇報導會對當事者、閱讀者產生什麼效應?問問自己是抱持著正面的心態嗎?是求證過的嗎?是平衡的嗎?問問自己對得起良心,如果可以就發出去,如果有不妥,就應再推敲。

    她深有所感的表示,傳播業偏偏是個與時間賽跑的工作,因此有時在時間壓力下,如果不能隨時把持一顆良善的心,其實是很危險的。一個人的名譽、一家店的商譽要經營需要很長時間,但一篇不夠平衡的報導要毀損一個人或一家企業,卻是一夕之間的事。所以傳播工作者,擁有的是一把雙刃刀,可以毀人,也可以救人。止戈的筆可以化解紛爭,揭惡揚善,而惟恐天下不亂的筆,卻只會製造 更多問題。

針對太極門所推動的「良心時代運動」,張淑貞也深感贊同,「良心」是天地間一把尺,人法自然,良心當然也是人與人之間的一把尺,這個社會國家才能更安定繁榮,帶給後代子孫更長遠的幸福。

 

 

圖說:出版社主管張淑貞也深感贊同,「良心」是天地間一把尺,人法自然,良心當然也是人與人之間的一把尺,這個社會國家才能更安定繁榮,帶給後代子孫更長遠的幸福。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2:4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