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太極門弟子 龔干權
暑假前夕,學校主任通知每位老師都要利用暑假參加半天的補救教學研習。因為有事耽擱,等到要報名時才發覺鄰近的學校皆已額滿,最後只剩一所學校還有缺額,但開車要花四十幾分鐘,而且還是下午才開始研習。
研習當天我中午沒有休息,開車直達研習地點,現場幾乎座無虛席,近百人一同參與研習,大部分的老師都是習慣集中在後座;為專心研習,我就選最前面一排入座。第一堂課,下午一點半準時開始,第一位講師首先直言:炎炎午後有著冷氣好入眠,要休息或專心聽講皆可。因此有的老師看書、有的滑手機、有的輕聲細語聊天,讓講師提不起勁而聽課者也無心。
第二節課開始,發覺已有不少老師提早離席,第二位講師一開始上課就直言:有事需提早離開的老師,悉聽尊便,只要有老師想聽就會講下去,就算只有一個老師也會講完。
接著講師語重心長的告訴現場的每位老師,政府花了近十億經費在補救教學,期望老師能好好反思,用心教學,帶好每一個孩子,尊重每個孩子,學生長大才會尊重他人,上課要有效教學,首先要把學生學習的一顆心找回來,才能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學生有學習意願,教學才會有效。
講師花了近半小才把老師願意學習的心找回來,為了證明教學是否有效,學生學習真的有改變,全程還請另一位老師幫忙錄像。這一堂研習課教師們皆全神貫注,沒有人滑手機、看書或聊天;除了專心聽講師的講解,也能專註傾聽他人的分享,直到五點多大家才依依不捨結束研習課程,兩堂研習課,心情如洗三溫暖,冷熱真的差很大。
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曾遇到一個資源班的學生,上課幾乎不寫作業或筆記,就算有寫也不易看懂,因為字幾乎都是散開,解讀不易,簡直像是看一幅抽象畫般,而實驗也不會動手操作,跟級任導師溝通后才了解這位學生的特質,只要跟陌生的老師上課就會容易緊張,被老師念一下就會從緊張轉變成哭個不停;後來上課時,我就先放下老師的身段,觀察到他真的認真學習,就適時的給予鼓勵支持,尊重他的個人特質,寫的字雖然不易懂,但是我仍學習欣賞他獨特的文字。
在這樣的互動過程中,沒想到原本只寫幾個字就不寫的狀態,後來幾乎同學寫多少,他就寫多少,不再偷工減料,上課也很專心,實驗操作也會勇敢嘗試,而原本上課遲到也變成提早到教室,下課在校園相遇,必會主動跟我熱情打招呼,讓我感到很窩心。另外有一學生上課幾乎不寫作業,有寫也常是半途而廢,就算跟導師溝通也沒有改善,後來我主動關心他,欣賞他的優點,在完成作業立即鼓勵支持,後來上課不但變得主動積極,作業都能按時完成,還會勸同學上課要專心,讓我深深體會到:要尊重學生的個人特質,了解學生的學習背景,才能教學生。有這樣的體悟,是因為在太極門練氣功多年,從師父的身教言教中讓我明白如何落實尊重學生。
師父教導弟子總是以一顆尊重與永不放棄、循循善誘,因時、因地、因材施教的耐心教導,並讓弟子們有機會參與推動校園內的人權教育,強調人與人相處最需要互相尊重,更時時提點身為人師的弟子們,要教導學生尊重,老師就要先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因材施教,才能進行有效的教學。將這些受用無窮的智慧,落實在我與學生的互動上,讓我的教學質量更好,也贏得了學生的信賴。

圖說:龔干權因為在太極門練氣功多年,從師父的身教言教中明白如何落實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因材施教,也贏得了學生的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