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 劉雪松評論員 (與方舟子同時被國內屏蔽)
從字面來說,「偽娘」不是娘,是扮裝后的反串。如果早年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如今在舞台上人氣竄紅的李玉剛,算是「偽娘」中的精品形象的話,那麼,前幾天溫州市甌海職專運動會開幕式上婚紗男穿的偽新娘,被人稱為「偽娘」,老師和學生,都用不著動怒。
「偽娘」後來帶有貶義的意味,是相對於「直男」和「女漢紙」而言的。這種略帶不屑的稱謂,既有著傳統審美意義上對性別差異的欣賞習慣,又有著對男女性格特徵相互區別的認同。媒體和輿論對於甌海職專運動會上這一幕的討論,顯然不在這個概念的範疇。
武漢一群在校男學生,前不久創建了一個公開以「偽娘」命名的藝術團——「愛麗絲偽娘團」。進這個團的,都是清一色的男生。由男生反串女生登台表演。「偽娘」對團員的選拔要求是:腿要細長,臉要秀俏。「偽娘團」現在商演不斷,據說每人的出場費達到了500元。人們願意為作為藝術形象的「偽娘」掏腰包,卻很少有人願為生活中的「偽娘」喝彩,關鍵不在旁觀者的口味,而在「偽娘」本身的功能。
「愛麗絲偽娘團」照片如下:
甌海職專運動會開幕式上的「偽娘」功能是什麼?僅從開幕式表演來看,顯然屬於藝術。但很可惜,這個藝術的功能背後的功能,卻被老師生活化了。老師說這些化妝專業的學生,是「為了體現化妝的挑戰性,故意男化女妝,女化男妝」。
我不知道這個「挑戰性」的偉大意義在哪裡。是生活中有很多女人長得像男人,構成了他們的學生未來就業的市場「利好」?還是通過展示「連男人都能整出女人樣」的技能,表現學生具有能把女人化妝成女神的本領?
甌海職專運動會開幕式上的「偽娘」功能,在這位老師口中,成了化妝專業學以致用的市場判斷。這個市場判斷的準確率究竟有多高,校園之外的旁觀者心裡有數。而這個「得到了專業老師指導」的節目,據說還設計了一個情景劇,「裡面有搶親的環節」。指導老師大概覺得被化妝了的「偽娘」,形象已經生動到了驚艷的地步,不弄個搶親的場面,已經不足以體現美麗是如何「動人」了吧?
這時候再拿同一個「偽娘」的概念,與梅大師、與李玉剛、與武漢校園的「愛麗絲偽娘團」並論,我覺得挺對不起梅大師們的。
反串是一門藝術。但是,不是所有的反串,都有藝術的效果。這與演技優劣關係不大,卻與反串所展示的功能有關。藝術之外的反串,不叫反串,叫娛樂。純粹為了搞笑而已。
有些搞笑,表演者自己笑得直不起腰,但別人會純粹當成看笑話。這時候你一定要往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上扯,別人就覺得你更沒幽默感了。
藝術與低俗,只在少跨或者多跨的那一步之間。誨人與毀人,有時候也只在一步之間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