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七七事變,勿忘國恥!
日本經濟間諜體系完整複雜企業像吸塵器和美國等國相比,日本並沒有像中央情報局那種世界知名的間諜機構,但這並不妨礙日本建立和擁有一個最完整最複雜的情報體系。與大多數國家情報機構有所不同的是,日本的間諜活動更少依賴正規情報機構,更多依賴非正規的龐大情報網路。
在日本的經濟間諜系統中,通商產業省(現稱經濟產業省)堪稱基石;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是一大主力。
在1970年至1981年間曾擔任法國情報局局長的皮埃爾·馬里奧這樣評論日本的經濟間諜能力:「很明顯,日本一直在進行技術和工業間諜活動。我覺得日本通商產業省在所有國家都設有情報站,其職責就是情報搜集。」
1982年接任法國情報局局長的皮埃爾·拉克斯特則評價說,日本通商產業省的情報搜集活動規模龐大,「搜集的內容令人難以置信。通商產業省與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在全球的情報站每天向東京發回多達50萬條信息。」
1985年,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查爾莫斯?約翰遜教授提到,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在全球59個國家設有75個辦事處,其中25個設在「外國關鍵城市」,海外派駐間諜人數270名,東京總部則有1200名情報分析師,規模與世界級的情報機構相差無幾。
從上世紀60年代初起,多數日本公司創立了自己的情報小組。
上世紀80年代,因曝光「水門事件」成名的美國記者鮑勃·伍德沃德在《面紗》一書中這樣描述日本公司的經濟間諜活動:「實際上,每家日本公司的每個分公司都像真空吸塵器一樣,從技術和時事雜誌上,從工業和科學會議上的學術報告里,甚至從晚宴或高爾夫球場上聽到的隻言片語中搜集情報、數據、文件和文章。其中一些公司的情報活動非常頻繁,比如,三菱公司在紐約的情報人員坐滿了曼哈頓一棟摩天大樓的整整兩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