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穿越聖地(3)--「上帝的葡萄園」(迦密山)

作者:沁霈  於 2020-9-22 06:4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信仰|通用分類:旅遊歸來|已有4評論

關鍵詞:以色列, 聖經, 耶穌基督

迦密山位於海法東南面,我們離開凱撒利亞后往東北方向行,大約40多分鐘就到了。

迦密山(Mr.Camel),希伯來語的意思是上帝的葡萄園,聖經中也記載了早在烏西雅王時代,這裡就有葡萄園(代下2610),後來考古學家還在附近發現了許多壓榨葡萄酒的酒榨。

據說古時候的迦密山,花草遍布,十分美麗。聖經中有多處以此來形容人或事物的美好,如所羅門王以此來比喻婦女的秀美,你的頭在你身上好像迦密山(歌7:5);先知以賽亞以此來描寫彌賽亞國度,曠野和乾旱之地必然歡喜,沙漠也必快樂,又像玫瑰開花。必開花繁盛,樂上加樂,而且歡呼。黎巴嫩的榮耀,並迦密與沙侖的華美,必賜給它。人必看見耶和華的榮耀,我們神的華美。(賽35:12)。當然,迦密山最有名的,是先知以利亞曾經在這裡戰勝了850個拜巴力的假先知。

根據舊約聖經記載,以色列民自進入迦南后,一直被當地的拜巴力風俗所困擾,直到大衛作王時期才得以肅清。後來南北分裂,北國到了亞哈作王時,因娶了腓尼基人西頓王的女兒耶洗別為妻,把對巴力的崇拜又引入以色列地。同時還設立了對亞舍拉女神的敬拜。不僅如此,他們還作惡多端,殺了許多耶和華神的先知。這些所作所為,引起了耶和華神極大的怒氣,且超過之前所有作惡的王(王上16:33)。先知以利亞向亞哈宣布神的懲罰,預言將要遭受旱災(王上17:1)。後來以色列果然遭受三年半的旱災。亞哈將責任推給以利亞,並命他向神求雨。以利亞反斥道,以色列遭災是因為離棄耶和華的誡命而去拜巴力的結果(王上18:18)。他向亞哈王提出,要公開同耶洗別供養的850個假先知(其中450個拜巴力和400個拜亞舍拉)較量,並選擇迦密山為交戰地點。因為迦密山和腓尼基接壤,是腓尼基人拜巴力的主要地方。以利亞深入虎穴,以一己之力挑戰眾多假先知,目的就是要證明神的大能,同時還可以將假先知一網打盡。當天,雙方各預備一隻牛犢,分別築壇獻祭,但不可點火,而是求告各自的神降下火來。巴力是掌管風調雨順的神,可是這些先知們從早到晚呼求,直至聲嘶力竭,始終也沒有火降下來。而以利亞只憑信心向耶和華神禱告,火便從天而降,將他所獻的祭物(全部都澆過水),連同四周水溝里的水、塵土和石頭全都燒盡。當時有許多民眾在場,見狀全都俯伏在地,連聲說耶和華是神。以利亞憑著神給他的權柄,按照律法對侍奉假神之人的規定(申13:121517:27),帶領眾人把450個巴力的先知帶到山下的基順河邊殺了。然後他又上了迦密山,跪在山頂向神禱告求雨,於是天便將下大雨(王上18:45)。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學習到以利亞對神的信心,同時也要從那些巴力先知的下場中引以為戒。1886年,天主教加爾默羅會在山頂建了一座名叫Monastery of St.Elijah的修道院。我們今天要參觀的就是這座修道院。

修道院入口處

院內種植了許多橄欖等樹木,綠意盎然。

就地取材的園藝設施,古樸雅緻。

庭院中矗立著一座以利亞的雕像。他腳下踏著一位巴力的先知,雙目威嚴,手執利刃,展現出一種從神而來的力量和權威。據說這是一個複製品,原先的雕像在以色列獨立戰爭期間,被阿拉伯解放軍的領導人Kaukaji給摧毀了。

修道院的正立面,看上去並不大,也很簡樸,但參觀的遊客卻有很多。

小小的禮拜堂里,修女們正在進行靈修。為免打擾,我在門外拍了這張照片趕緊離開了。

室內正前方的這個祭壇,仿照的是當年以利亞按照以色列支派的數目,用12塊石頭築成的。(王上18:31

牆壁上還有一個以利亞和天使在羅騰樹下的雕像。以利亞殺了巴力的先知后,遭到耶洗別的追殺。他逃到南邊的別是巴,又在猶大曠野奔跑了一天,最後精疲力竭地走到一顆羅騰樹下躺下,並向神求死。天使給他送來食物,起來吃吧,因為你當走的路甚遠。(王上1918)。

以利亞的這段經歷對於今天的我們也是一個警醒。即使如以利亞這樣有信心又勇敢的先知,當遇到殺身之禍來臨之時,也會軟弱懼怕,忘記了求靠神。人生中難免遭遇各種困境,關鍵是不能臨陣脫逃,而是牢記要依靠神得勝,唯有在主里才會有真正的平安。

門廳牆壁上有三幅浮雕。這是巴力先知苦求降火的浮雕

以利亞求耶和華神降火燒盡燔祭的浮雕

以利亞帶領眾人殺了450名巴力先知的浮雕

二樓陽台是一個觀景台,上面擠滿了遊客。

其實迦密山並不是一座山,而是一條約40公里長的山脈。東南起於撒瑪利亞的多坍(Dothan)谷地附近,向西北方向延伸到海法的迦密岬(Cape),伸入地中海。山脈也不高,平均只有457米。最窄的地方靠近海法,只有3公里,往東南方向漸寬,最寬的地方達13公里。由於靠近地中海,並屬於地中海的西風帶,所以雨水比較豐富,氣候四季宜人,遍山長滿了各種綠色植物。迦密山雖然算不上巍峨挺俊,但卻氣勢不凡,至今都被稱為以色列最迷人的山。修道院位於靠近海法段的Mukhraka山坡上。右邊的綠色區域是下加利利丘陵地帶。

迦密山脈雖不長,但卻有三個重要的隘口。西北部的隘口叫約念(Jokneam),即圖示約念遺址公園(Tell Yoqneam)。約念是向西進入迦密山的要道。我們沒有去這個公園參觀,只在這裡俯瞰。遺址的左邊是約克尼穆鎮(Yokneam Soshava),右邊是現代約克尼穆市(Yokneam Illit)。在以色列民最初分地時,約書亞把這裡分給了西布倫支派,但後來又給了利未支派的子孫居住。(參書12221911;王上412

中間的隘口叫米吉多(Megiddo),距離約念12公里。以色列人進迦南后不久,約書亞就攻下了米吉多(書1221),並分配給瑪拿西支派,但瑪拿西人一直沒能將迦南人趕出(書17:1112;士127~28)。更多記錄見後續。

第三個隘口叫他納(Taanach),我們也沒去這個地方。他納在米吉多東南方向8公里處,最初也是分給瑪拿西支派(書1711),但後來又被作為利未支派的哥轄人居住(書2125)。

三個隘口中,約念因為位於以色列與腓尼基之間的邊界,防禦工事比其它兩個牢固。但米吉多和他納因控制著交通要道,所以更具戰略地位。

迦密山上遙望耶斯列平原(Jezreel),猶如一幅美麗壯觀的巨幅畫卷。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大片平整的幾何形農地,星羅棋布的現代化城鎮和村莊,構成了這幅阡陌縱橫,令人嘆為觀止的畫面。據介紹,這一帶也是以色列國防軍的訓練場地,迦密山與平原相連的山坡,經常有士兵們來爬山訓練。平原前方有一個空軍訓練基地,從上圖右上方可見一個呈V字型的飛機跑道。

耶斯列平原區域內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自古就有肥美谷之稱。耶斯列,希伯來語是神栽種的意思,古時候曾經一年有過16次收成。聖經以賽亞書也兩次提到肥美谷(賽2814),現在更是以色列名副其實的主要糧倉。但是,據說在1920年前的幾個世紀內,這裡卻是一個蚊蟲孽生、瘧疾為患的沼澤地。猶太人回歸后,修建了排水系統,改良了土地,這才恢復了今天所見的肥美谷面貌。

耶斯列平原引人注目的不只是肥美,更重要的是有關它的歷史和未來。

圖中幾個紅色標註,都是聖經中記載的著名地點。

平原北面的拿撒勒(Nazareth),位於下加利利的山地上,是耶穌長大的地方。(1:26; 2:4; 4:16) 

他泊山(Mt. Tabor),傳統認為是耶穌登山變相的地方(可79)。這是手機照片,從這個角度看過去不太清楚,但我們經過這裡幾次,其實他泊山的位置十分突出,遠看像駱駝峰,近看很像一個倒扣的大碗。

南面高地上的基利波山(Mr. Gilboa),與約旦河相接,當年掃羅就是戰死在這裡(撒上318~9)。

平原中部的摩利崗山(Ha More),與基利波山南北相對,中間的狹長谷地,是從平原進入丘陵山區的必經之路。當年米甸人就是安營在此與以色列人作戰(士71)。

平原東側的耶斯列城(Jezreel),亞哈王和耶洗別的行宮就在那裡(王上1845)。當年耶斯列人拿伯有個葡萄園靠近王宮,後來被亞哈看上,並想與其交換,但被拿伯拒絕。因為律法規定,以色列人不可轉讓祖業。在耶洗別的陰謀陷害下,拿伯及全家被殺害,亞哈霸佔了該葡萄園(王上211~16)。後來耶戶被膏成為以色列王,殺了亞哈的兒子約蘭王,並將其屍體拋在拿伯的田裡(王下922~26)。作惡多端的耶洗別也從王宮的窗戶被扔下摔死(王下第9章),應驗了之前先知以利亞所說的預言(王上212329)。

遺憾的是,我們這次行程不包含耶斯列古城遺址的參觀。據說考古學家已經在那裡挖掘出大量鐵器時代的堡壘和陶器,跟聖經中的年代完全吻合。並且發現古城遺址面積廣闊,城防非常牢固,四周還有護城河,比當時的首都撒瑪利亞還要大。由此可見亞哈王朝的揮霍無度。

(地圖來自聖光聖經地理網。特此鳴謝!)

上圖是士師時代基甸帶領以色列人安營紮寨攻打米甸人的一個示意圖。從中可以看出,耶斯列平原略像一個倒三角形狀,三點分別落在約念、他泊山和以伯蓮。東接耶斯列谷,南接撒瑪利亞山地,西南接迦密山,西北接亞柯平原,東北接加利利。這片平原與西邊的亞柯平原形成的狹窄穀道,正好隔開北方的加利利高原和南方的撒迦利亞山脈,是東西向唯一的通道。西南方的約念、米吉多和他納三個險要隘口穿過迦密山,東南方有以伯蓮隘口,北方有大道直通夏瑣。

耶斯列平原地理位置優越,至今也是以色列北部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當年這裡四周都是迦南人的軍事重鎮,如亞柯、夏瑣、耶斯列、伯善、他納、米吉多、約念、夏羅設等,可見其位置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平原西部因為有米吉多,所以也叫米吉多平原,並且被許多解經家認為,這裡就是新約聖經《啟示錄》所預言的人類最後一場戰爭的戰場哈米吉多頓(Armageddon)。

歷史上發生在耶斯列平原上大大小小的戰爭不計其數。最早的有史料可查的戰爭是公元前1469年,埃及法老圖特摩斯三世與迦南聯軍的大戰。最近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即1918919日,英國軍隊在皇家空軍的配合下,埃德蒙.艾倫比將軍率領部下,在靠近米吉多的平原上對奧斯曼土耳其軍隊突然發動襲擊,並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第二次世界二戰時,英國首相丘吉爾曾經以為那是人類的最後一場戰爭。身為基督徒,他知道米吉多平原與哈米吉多頓的關係,因此專程來這裡視察。

比較著名的戰爭還有他泊山戰役(Battle of Mount Tabor)。1799416日,拿破崙在遠征埃及時,4千法軍在靠近他泊山的平原上狙擊了奧斯曼帝國的3.5萬援軍,最終獲得勝利。當時正值基順河汛期,許多土耳其人在逃跑時被淹死。上圖就是描寫這場戰役的油畫(圖片來自聖經綜合解讀。特此鳴謝!)。

聖經中也記載了很多有關耶斯列平原上的戰事。如士師時代的基順河之戰。以色列人因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所以被神懲罰交於迦南人手下受欺壓20年。痛苦至極,他們不得不向神呼求。在女士師底波拉和巴拉的帶領下,以色列人在基順河邊打敗了夏瑣王耶賓將軍西西拉和他所統管的900輛戰車,使其全軍覆沒(士44~16)。

基順河(Kishon River)是流經耶斯列平原的主要河流,由東向西沿著迦密山脈西北流入地中海的亞柯灣。基順河上游在旱季時是一條水很淺的小溪,只有在雨季時才會有洶湧的急流,使沿河低洼處形成沼澤地。當年這場戰爭應該是發生汛期,西西拉的900輛戰車因為深陷淤泥中,使以色列人大獲其勝。

汛期時的基順河(圖片來自聖經綜合解讀網。特此鳴謝!)

基順河大戰後,以色列國中平安了40年,可是之後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神眼中看為惡的事,於是神再將他們交在米甸人手裡受欺壓7年作為懲罰。在以色列人的再次呼求下,神呼召基甸出來拯救他們。當時的米甸人勢力強大,人數多如蝗蟲,駱駝多如海邊的沙,布散在靠近摩利山崗的平原上。但神卻將基甸手下的士兵從幾萬人減少到300人,為的是要讓以色列人明白,打勝仗是出自神的大能,而不是依靠龐大的軍隊。基甸聽從神的命令,帶領這300人打敗了強大的米甸人、亞瑪力人和一切東方人(士61~725)。

(圖片來自聖經解讀網。特此鳴謝!)

另外還有基利波山大戰。這是以色列人的一場敗仗,掃羅在此戰中以身殉國。先知撒母耳死後,大衛被掃羅追殺而逃避在南地洗革拉。掃羅帶著以色列人在耶斯列平原與非利士人爭戰,后敗逃到基利波山。最終,掃羅和他的三個兒子以及隨同的以色列人都死在基利波山上(撒上311~13)。掃羅戰死的基利波山北嶺,至今仍是一片不毛之地,與山腳肥沃的耶斯列平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應驗了大衛的咒詛(撒下121)。

時間不覺到了中午12點多,我們匆匆結束了這裡的參觀,趕往下一站-米吉多。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tea2011 2020-9-22 07:16
比較歷史長河,個人的一生實在是太渺小了。
回復 沁霈 2020-9-22 08:05
tea2011: 比較歷史長河,個人的一生實在是太渺小了。
說的對,人在歷史的長河中,確實非常渺小,如果沒有永恆的生命價值,真的還不如一粒砂子。謝謝你的留言!
回復 sousuo 2020-9-22 09:22
這裡沒去,米吉多去了。
回復 沁霈 2020-9-23 00:09
sousuo: 這裡沒去,米吉多去了。
下一集就帶你故地重遊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09:1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