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讀熊彼特的《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1)---資本主義會滅亡嗎? ... ...

作者:沁霈  於 2013-6-9 04:1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讀書筆記|通用分類:詩詞書畫|已有2評論

在當前有關中國未來社會體制適合走什麼樣的道路的討論中,也就是走社會主義道路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問題上,我與一部分網友有了一 些不同看法。他們根據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和中國30多年改革開放以來所出現的問題,認為資本主義並不適合中國。特別是這次薄熙來事件所暴露的一些社會現象,判定中國社會存 在一定的「社會主義」土壤,且認為民主社會主義才是中國未來的正確出路。為此,個別網友還搬出了不少持有相同或類似觀點的政治、經濟、社會等世界著名學家和偉人,來作為他的堅強後盾。在這些名流大家中,他最為推崇的是約瑟夫.熊彼特的理論,因為熊彼特提倡的就是民主社會主義制度。

為了寫這個帖子,我連續熬了好幾個長夜,終於將熊彼特的那本已經看了一半的《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一目十行快馬加鞭地翻完了。由於知識所限, 這本書對於 我來說有一定的閱讀難度,也不知犧牲了多少腦細胞。其實我對熊彼特的了解也只是道聽途說,如果不是大家三番五次提到這個名字,我也不會特意去讀這本書。據作者自己介紹,這部書是他用了40餘年的時間,來對社會主義這個命題進行了認真仔細地潛心研究后才完成的。問世后在 學術界反響很大,而且其學術思想一直影響至今。對於這樣一部巨著,囫圇吞棗是根本不得要領的,也為這種大不敬深感愧疚和不安,惟願大師的在天之靈見諒了。 因此,如果從學術角度出發,我是完全不夠資格評價該書,這裡純屬網友間的閑聊,不具備嚴謹性,觀點也非常幼稚,還望各位網友不吝指教。

根據相關資料介紹,熊彼特【J.A.Joseph Alois Schumpeter (1883~1950)】出 生在奧地利,早年做過奧地利的財政部長,因傾向英國和法國和反對工業國有化而辭職。後來他移居美國,並在哈佛大學任教授 直到辭世。他是一位享譽世界的經 濟大師,特別是其學術地位和品格,非常令人尊崇。據說他從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而且還能做到兼容並蓄。這一點,很值得 我們學習。他因為與社會黨人交 往甚密,有人稱他為社會主義者,因此也遭到一些爭議甚至批評。但他自己並不接受這個「帽子」,自認是一位資產階級學者,因為 他接受的是近代資產階級經濟 大師龐巴維克、馬歇爾等的嫡系真傳。由此看出,他並不是因為反對資本主義才作社會主義研究的。

該書於1942年發表,是熊彼特生前最後一部著作。全書共有五篇。第一篇《馬克思學說》和第五篇《各社會主義政黨史略》我都沒有認真讀,而把關注力放在了中間的三篇。坦白說,這本書遠不如韋伯的那本《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從開篇就吸引了我。

從 第一篇里大段有關馬克思學說的論述來看,熊彼特很尊崇馬克思,並且稱之為先知和導師。他自稱資本主義者,卻對馬克思以及其學說如此尊重,可見他的 為人為 學品德確實非同一般。他認同馬克思的一些觀點,也有很多與其相左。他們都認為資本主義會滅亡和社會主義會實現,但對資本主義滅亡的原因和過程看法不 一 樣。特別是對資本主義本質的論述,兩人根本是南轅北轍。馬克思說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資本對雇傭勞動者的剝削,而熊彼特則認為資本主義的本質是一種經濟 變 動的形式和方法,且是在內部結構的變革和改良中發展的。

第二篇的題目很引人注目。資本主義能存在下去嗎?作者採用的是自問自答形式, 而且回答的很肯定和直截了當:不能!他首先聲明資本主義不能存在下去, 不是因為其經濟失敗而崩潰,而是因經濟成功破壞了保護它的社會制度。他仔細分析了兩個理由,一是經濟原因,另一個是非經濟原因。

從經濟原因看,他認為資本主義是在不斷增長中變化的,是一種「創造性的毀滅過程」。一方面,資本主義的發展導致了周期性經濟繁榮與蕭條的交替出現, 使現存產業結構不斷得到改造;另一方面,這種經濟增長的結果也不可避免使本身陷入困境,並逐 步走向沒落。這與馬克思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鬥爭論截然不同。不 過,他同馬克思一樣,都認為資本主義不會使資本家利益均衡。資本主義就是一種「你死我活」 的競爭。有競爭力的企業生存下來,並逐漸形成新的寡頭和壟斷。不 斷壟斷化的結果一定會扼殺競爭,最後企業走向組織化形成國家經濟。也就是說,資本主義不 能存在下去是因為經濟極度繁榮的必然結果。

在非經濟原因方面,熊彼特解釋是資本主義不能存在下去的主要原因。他認為「創新」是資本主義發 展的真正動力,沒有創新就不是資本主義。一個企業能否 生存和擴張,並走向壟斷,根本原因取決於該企業是否擁有更高的創新能力。這個「創新論」幾乎貫穿了 他的所有相關學說,事實也證明了這一觀點的正確性。如蘋 果公司的擴張和壟斷,靠的就是不斷創新。雖然團隊管理是一方面,但沒有實實在在的拳頭產品,是很 難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前段時間蘋果公司投訴三星公司 涉嫌侵權,並且贏了這場官司,就是取決其產品在世界上的壟斷實力。

因此,他認為創新能力的消失,是資本主義不能存在不下去的主要原因。為什麼會失去創新能力,他解釋是投資機會和文化支持的消失造成的。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擴張到極限,投資達到飽和,所有機會都將屬於公共範圍,而不再屬於私人。同時,文化的影響也在其中起到一定作用。

他分析說,當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個極限,經濟逐步走向壟斷,生產完全程序化、自動化,一切都可「計算」出來時,「創新」不再具有特殊能力而慢慢變成常 態,社 會也不再需要企業家,企業家的創新能力自然就逐漸消失了。同時,資本主義的高效率,也會引起社會知識分子和群眾產生厭惡市場經濟的意識形態,形成不 利的 社會和政治氣候。在幾重力量的擠壓下,資本主義將會慢慢消失。而這個消失的過程,也就是自動過渡到社會主義制度的過程。

他的這個邏輯我有 點看不懂。資本主義是以私有製為基礎的,無論其經濟如何發達和壟斷,生產資料的所有權性質沒有變,即便因新的壟斷形成資本重組或走 向集團化(也可叫組織 化),但也不能算是國家經濟啊。所謂國家經濟的典型特徵是以公有製為基礎,這個所有權關係怎樣轉換呢?有人根據歐洲一些國家的社會現 狀,特別是歐盟的出 現,用來證明熊彼特社會主義理論的實踐。我認為這個看法有點牽強附會。因為這些國家的經濟基礎依然是私有制,歐盟的出現也是因形式所 迫,為了增強區域性 競爭力而已。如果只是因為社會富裕程度高和福利好就可定義為社會主義,那麼美國、加拿大、紐西蘭,甚至包括以色列都可以說成是社會主義 國家。相信這些國 家也不會接受這個稱呼。事實是,我們不僅沒有看到資本主義在這些國家消失,反而看到資本主義給他們的社會帶來的和諧景象。難道不是嗎?盡 管資本主義存在 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在人類歷史上有哪個社會制度會比此更好呢?

資本主義發展的這幾百年來,它的高效率以及資本全球化后所引起的一系列經濟 危機,確實引起了社會的強烈批評和反感。在這些批評中,主要集中三個方 面。第一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的批評。因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在歷史上確實 給世界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破壞;第二是對資本主義金融體系的批評。自金融 全球化以來,世界範圍內的貨幣體系和金融結構,基本都墮落成一種政治的權威專 制,已經完全背離了市場自身的運動規律;第三是對以美國為首的幾個老牌資本主 義國家的批評。因為這些國家已經把資本主義由單純的經濟制度摻雜了地緣性的 政治制度,並且在世界上造成了一系列的國與國之間的軍事和外交衝突。

可是,若仔細分析會發現,以上這些基本都是針對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所 產生的理性主義思想意識以及自由主義泛濫的批評,很少是針對制度本身,更沒有引起普遍的敵意。就連不久前由美國華爾街席捲世界多個城市的「佔領」運動, 我也沒有看到打到政府或反對資本主義制度的口號。這些問題固然存在,批評也很正 確,連我自己也常常發文批判。問題是,在同一個歷史時期下,那些沒有資本 主義的封建國家或所謂的社會主義專制國家,它們的情況是否就更好呢?

(未完待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澳洲吳言 2013-6-9 10:00
這是一組相當有質量的文章,應該一篇一篇發呀,有點讓讀者應接不暇。
回復 沁霈 2013-6-9 10:27
澳洲吳言: 這是一組相當有質量的文章,應該一篇一篇發呀,有點讓讀者應接不暇。
你知道的,這篇筆記早在去年底就在萬維發表了,這裡僅僅是備份而已。我在後面有交代。另外,謝謝你的謬讚,偷著樂呢!呵呵。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9:1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