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街頭運動之再探討

作者:無民主  於 2014-12-27 02:0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讀書看報|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顧曉軍, 公正第一

轉載:

      街頭運動之再探討

    --顧曉軍主義:平民主義民主·之二千六百二十四


  2014-12-21,我發表了《街頭運動指南》。在《街頭運動指南》中,我明確指出:「街頭運動,是平民主義民主的實踐的形式之一」、「街頭運動的實質、是謀求與政府的對話」、「對話節點」的設計等等。而今天,我則想通過、對漸遠去的香港「佔中」,作些具體的設計和比較、以說明:街頭運動的「領導藝術」的重要意義。

  首先,我把「佔中」、作為謀求對話、進行重新設計。大家應該知道,謀求對話、自然就需要最佳節點。而最佳節點,則是由人、製造出來的,而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這個由人製造出來,也不是直線的、不變的程式、所製造出來的,而是在有變化的、有壓力、有舒緩的變化中形成的。

  那麼,在這裡,我把香港「佔中」的、持續的七十多天,進行重新設計。如果,「佔中」的領導者,在「佔中」之前、就把「佔中」設計成--「佔中」,分三個波次:「佔中」第一波,十天;十天「佔中」之後,休息十天。沒有結果,即發起「佔中」第二波。「佔中」第二波,二十天;二十天之後,又休息十天。沒有結果,再發起「佔中」第三波。

  這樣的設計,其一、是給對方,造成一種一波又一波的、強大的精神的壓力;其二、則是使「佔中」、變得有起有伏,這樣、就比較容易形成、所需要的、對話的節點。

  其次,是把「佔中」訴求、進行重新設計。在上篇中、我已說過,「梁振英下台」、其實是敗筆。

  那麼,怎麼重新設計呢?我以為:就只需要「真普選」三個字。而且,「真普選」、也是可以鬆動的。比如,在「佔中」第一波之後,看看、如果「真普選」沒有希望,就可以要求選九人。要求選九人、是巨大的讓步吧?若對方不允許、則自然是巨大的出醜。

  選九人、是不是「真普選」呢?自然不是。但,政治、原本就是博弈、就是討價還價。只要對方、原先說的選三人、發生了變化,就是「佔中」的勝利!因,對方是權威,而「佔中」方、是民眾、無所謂啥臉面,要的則是、權威的讓步。

  所以,選九人、若不肯,還可以再讓步、選七人;選七人、還不肯,依舊可以讓步、選五人……總之,退縮、不是失敗,而是讓全世界看、看清他們是多麼的蠻橫無理。相反,對方哪怕只讓一點點,如、肯選四人,這、都是他們的巨大的失敗--「佔中」,就有了說得出口的、且是叫得響的、巨大的成功。

  再次,就是對「佔中」的領袖,什麼「推動佔中港人獲諾貝爾獎」、什麼黃之鋒上《時代周刊》、什麼「佔中三子」等、進行顛覆性的重新設計。

  為何要顛覆性呢?第一,「推動佔中港人獲諾貝爾獎」、黃之鋒上《時代周刊》、「佔中三子」等,都是老一套、沒有新鮮感。第二,「推動佔中港人獲諾貝爾獎」、黃之鋒上《時代周刊》、「佔中三子」等,都是精英主義的遺毒、沒有平民主義民主的色彩。

  那麼,怎麼重新設計呢?設計「佔中騎士勳章」--第一個五天「佔中」,選授十人為「佔中騎士」、並授予勳章;第二個五天,又選授二十人為「佔中騎士」、並授予勳章……依此、結合三個波次類推,就會授出七百七十枚「佔中騎士勳章」。而七百七十人的「佔中騎士團」,將是多麼巨大的社會影響、多麼巨大的社會力量?

  關鍵,是摒棄精英主義的東西、形成真正的平民主義民主的色彩與氛圍!為人類民主、指引新路。

  最後,則是回應的重新設計。如、胡平的什麼「見好就收」論,其實、根本就是在瓦解「佔中」。聽任他的所謂「民主理論」、佔領媒體、佔領輿論市場,不說會導致「佔中」失敗、至少也會讓「佔中」灰頭土臉。

  因此,必須毫不留情予以還擊!告訴胡平之流,「佔中」、不需要婆婆!更何況,胡平之流、也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東西、可以向世界顯擺、向「佔中」傳授,是不是?

  大致想到這些,就先寫這些。總之,思則變、變則通。民主,只有向更新的平民主義民主邁進,世界、才會變得更美好!


              顧曉軍 2014-12-24 南京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4:34

返回頂部